虽然之前众人还在谈论吕本,不过朱元璋对吕氏这个侧妃儿媳倒是没什么意见,闻言不以为意,笑道:
“跌了正好,纺线价格降低,老百姓们买得起棉线棉布的就更多了,皇家损失点利益无关紧要。′新+完.本?神~站¢ -已~发¨布-最′新*章^节\”
对于朱元璋来说,徐妙云和马皇后管理的三百织布机本质上是一个试点工程,目的除了搞钱,同样也有把各种布匹价格打下去的想法,就如同此次的新精盐。
马皇后和朱标也是觉得朱元璋此番话有几分道理,闻言微微颔首。
倒是这时候,马皇后怀里的朱雄英突然奶声奶气地开口道:
“皇爷爷,孙儿觉得不对,棉线价格若是跌了,不是一件好事。”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的视线纷纷落在还只是四岁孩童的朱雄英身上。
朱元璋闻言面露好奇之色,笑着问道:
“乖孙,你说说看是哪里不对啊?”
如果是其他人这么当面反驳朱元璋,他肯定不会给什么好脸色,但是说这话的是自家的乖孙,那朱元璋就来兴趣了。
一旁的马皇后和朱标早就知道朱雄英跟着陈平学习政治和经济,也同样想看看经历一段时间学习后的朱雄英能说出什么高见。
吕氏心思莫名,也在暗暗打量许久未见的朱雄英。^x^i!n·2+b_o!o,k\.*c*o/m_
朱雄英解释道:
“先生谈起经济的时候,曾经给我讲过‘谷贵饿农,谷贱伤农’的典故,若是棉麻线价格太贵,平民百姓自然是用不起的,若是太便宜,也会打击民间靠着手工制作棉麻线的百姓,他们赚不到钱,同样难以生活。”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无不是吃了一惊。
谷贵饿农,谷贱伤农的典故,在场众人并不是不知道,可能想到这一层的,就只有朱雄英!
“好!说得好!不愧是咱的乖孙啊!”
朱元璋闻言顿时大喜,对朱雄英竖起了大拇指,欣喜之色溢于言表。
作为贫穷老百姓出身的朱元璋,一直以来担心一件事。
那就是往后的大明皇帝虽然不比跟他一样过上苦日子,可久居皇宫,又怎能知晓世间疾苦?
而现在孙子朱雄英的表现,却让他没了这方面的担忧。
很明显,朱雄英没有辜负自己的志向,明白谷贵饿农谷贱伤农后这件事背后,意味着朱雄英已经在切身实际地为老百姓考虑,也就是关心百姓民生!
具备了当好一个好皇帝的基础!
朱标和马皇后对视一眼,都看出彼此眼中的喜色和欣慰之色。
马皇后俯下身看着朱雄英,笑眯眯地问道:
“那孙儿觉得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朱雄英笑脸上露出认真思索的神色,片刻后一字一句地答道:
“棉麻线价格降低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大量的棉麻线囤积无法及时编制成布匹流入市场。!咸`鱼_看*书¨网+ +免?费¨阅\读.”
“纺线、织布,两道工序下来,才能编制成布匹。如今大明虽然有了新式的纺线织布机,生产纺线的效率大大提升,但是,将纺线编制成布的效率却没有提升,双方效率不对等,自然就造成纺线堆积。”
“为此,孙儿的构想是设计出一款新型的织机,来提升编制布匹的效率。”
“只有将生产资料和产品源头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才能控制市场上的价格,也就不会出现纺线过于便宜或者昂贵的事情了。”
说到这里,朱雄英面露苦恼之色,无奈地摊手道:
“只可惜此道涉及的科目和知识非孙儿擅长,故而只能交给别人研究,或者明日上课去请教先生。”
“雄英懂得可真多。”
马皇后闻言欣喜地揉了揉朱雄英的小脑袋瓜儿,原本她只是想着逗逗小孩儿,没想到朱雄英居然真的知道该怎么做。
朱元璋和朱标两父子也是开怀大笑。
朱雄英这般模样,一看就是有出息的。
小小年纪就懂得如此之多,往后等他从陈平那里学到所有的本事后,哪还得了?
想到大明帝国已经提前预订一名明君,朱元璋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朱标也是同理,儿子朱雄英不仅和他一样关爱百姓,而且还知道解决之法,这才是真的难得!
吕氏在一旁也跟着笑了笑,可这笑容背后却有着一股苦涩的味道,心里很不是滋味。
要问为什么?
自然她自己只是太子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