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三遍伪装用的白大褂 —— 袖口的姓名牌写着 “马克?陈,客座研究员”,照片上的人脸是老周用三十七个研究员的面部特征合成的,连笑起来时左脸颊的酒窝都模仿得恰到好处,眼角的细纹角度与数据库里的样本偏差不超过 2 度。身份芯片是连夜伪造的,与研究所的员工数据库完美匹配,甚至包含了过去三年的 “考勤记录”,每周三下午的 “请假” 都对应着 “净化者” 的秘密集会。“记住,我们是来参加‘神经接口研讨会’的,你的身份是我的助手林小雨。” 他将微型摄像头别在钢笔夹上,镜头正对着胸口的伪造工牌,像素足以清晰拍摄三米内的文字,连纸张的纤维纹理都能分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研究所的旋转门在晨光中缓缓转动,反射着初升朝阳的碎金,门轴的润滑油散发着淡淡的煤油味。秦宇的皮鞋踩在大理石地面的瞬间,虹膜扫描装置发出 “滴” 的轻响 —— 老周的深度伪造技术成功骗过了系统,屏幕上显示的 “马克?陈” 虹膜纹理,与数据库里的记录偏差值小于 0.01%,连角膜上的微小疤痕都完美复制。接待台后的秘书抬起头,妆容精致的脸上挂着程式化的微笑,眼角的细纹显示她已年过四十,但眼神里的警惕却像年轻人般锐利,目光在秦宇的白大褂袖口停留了 0.5 秒,那里有个不易察觉的褶皱,是真正的研究员不会有的痕迹。
她的胸牌边缘有个极小的蛇形印记,用激光雕刻在塑料夹层里,不仔细看只会以为是装饰图案,与 “平衡教派” 的标志一致,蛇的眼睛是两颗微小的蓝宝石。“陈博士,您的预约在三楼 307 会议室。” 她递来的门禁卡上,芯片凹槽恰好能容纳半块 “衔尾蛇” 核心,秦宇的指尖接触卡片时,感觉到微弱的电流,像是某种身份验证的前奏,顺着指尖的神经末梢传来轻微的刺痛。!白~马·书¨院? ¨芜,错*内′容+电梯上升的数字跳动到三楼,门开的瞬间,消毒水味扑面而来,混杂着福尔马林和某种金属的气息,走廊两侧的实验室门牌都标注着 “记忆衰退研究”,但秦宇注意到其中三间的门锁是军用级别的 b 级锁,与艾萨克办公室的保险柜同型号,锁芯上还留着特殊的电磁开启痕迹,与 “净化者” 使用的破解工具匹配。
最尽头的 307 会议室里,已经坐着五名白大褂,每个人的胸牌上都有相同的蛇形印记。他们围坐在会议桌旁,表面上在翻阅文件,手指却在桌下做着隐秘的手势 —— 拇指与食指相扣代表确认,中指敲击桌面代表等待,形成某种无声的交流系统,与 “平衡教派” 的内部暗号完全一致。
培养皿里的神经元
研讨会的投影屏幕上,正在播放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部扫描图,灰色的病灶区域像蔓延的霉菌,覆盖了海马体的三分之一。秦宇的钢笔摄像头悄悄记录着在场人员的微表情 —— 当主讲人提到 “记忆提取技术已能保存 70% 的情景记忆” 时,五个人的瞳孔都同时收缩了 0.3 秒,左手无名指不自觉地敲击桌面,节奏间隔精确到 0.5 秒,形成摩尔斯电码的节奏:“安全”“等待指令”“启动第三阶段”。坐在秦宇对面的男人甚至下意识地摸了摸后颈,那里有个与艾萨克相似的微型接口,被衣领巧妙地掩盖。
林夏假装整理文件的动作,将微型窃听器粘在会议桌底部的金属支架上,胶体的粘性足以承受三天的震动,防水性能达到 ip68 级别。她的目光停留在主讲人的笔记本电脑上,屏幕保护程序是动态的神经元网络图,突触连接的模式与 “衔尾蛇” 的算法结构惊人相似,只是用 “轴突”“树突” 等生物学名词做了伪装,当鼠标移动时,网络图会自动切换成普通的大脑结构图,伪装得天衣无缝,连专业的神经科学家都看不出破绽。
茶歇时,秦宇借口参观实验室,跟着一名戴黑框眼镜的研究员走向走廊深处。对方的胸牌写着 “李默,神经生物学研究员”,白大褂的肘部有块明显的磨损,显示他经常伏案工作,眼镜片的度数很深,看东西时需要微微低头。三号实验室的玻璃墙后,培养皿里漂浮着半透明的生物组织,在营养液里微微搏动,像团有生命的果冻,表面的纹路随着搏动变换形状,隐约能看出是人类大脑皮层的结构。
“这是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用于研究记忆形成机制。” 李默的声音带着刻意的平静,但当秦宇的手指靠近观察窗时,培养皿里的组织突然剧烈收缩,边缘泛起白色,像在躲避什么。秦宇注意到培养皿下方的设备型号 —— 那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