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铁血军魂,抗战传奇 > 第35章 枪炮声中的革新号角

第35章 枪炮声中的革新号角

低矮的炮管和带支架的底座,"还有更重要的——造炮。"他用树枝敲打着图纸上标注"迫击炮"的位置,"这种炮射程近但能曲射,适合山地作战;无后坐力炮轻便灵活,能直射碉堡。有了这些,咱们就不用再靠危险的'没良心炮'了。"

提到"没良心炮",整个棚子陷入死寂。上个月的攻坚战中,这种用汽油桶改造的土制火炮虽然炸塌了日军碉堡,但发射时突然炸膛,两名年轻战士连完整的遗体都没留下,只在地上留下两滩刺目的血迹。二排的新兵小李突然别过脸,肩膀微微颤抖——那两名战士,是手把手教他打枪的同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造炮比子弹难太多了!"老周掐灭烟头,将烟锅在鞋底狠狠磕了磕,"光是炮管的膛线,就得用专用的拉床慢慢切削。咱们连个像样的量具都没有......"

"所以更要先造机床。"杨涛蹲下身,用树枝在泥地上画出简单的工业链条,"有了机床,就能加工精密零件;有了零件,就能组装火炮。这是个环环相扣的局。"他突然抬头,炮火映得眼底燃烧着火焰,"山本联队这次吃了败仗,肯定会卷土重来。他们有重炮、有坦克,而咱们只有血肉之躯和土枪土炮。但只要造出机床,造出真正的火炮,局面就会彻底扭转!"

会议持续到凌晨,最终敲定了"以战养工"的计划:由侦察排潜入日军据点搜集机床部件,兵工厂成立技术攻坚小组,同时动员周边村落的铁匠、木匠、甚至是做农具的手艺人参与制造。散会后,杨涛留下陈默和老周,三人对着缴获的日军零件反复研究到天亮。烛光下,陈默用烧红的铁丝在木板上临摹轴承结构图,老周则用锉刀一点点修正零件误差,杨涛不时抓起一把冷水泼在脸上,强迫自己保持清醒。

五天后的深夜,侦察排长张猛带着满身血污归来,身后的担架上绑着半截损坏的机床主轴。"在县城日军维修站抢的!"他喘着粗气,胸前的绷带渗出鲜血,"小鬼子守卫太严,只能拆了最关键的部分......"

老周如获至宝,立刻召集工匠围在工作台前。借着摇曳的火把,众人发现这根主轴虽然断裂,但轴承部位保存完好。"有救!"老周眼睛发亮,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摸着金属表面,"把断裂处焊接加固,再配上咱们自制的齿轮......"他突然转身,对目瞪口呆的年轻铁匠们吼道:"还愣着干什么?去把炼铁炉烧起来!"

与此同时,陈默带着几个识字的战士,正在油灯下翻译一本缴获的日文机械手册。泛黄的纸页上,复杂的机床图纸和密密麻麻的公式让众人抓耳挠腮。"这个部件应该是传动箱......"陈默用木炭在纸上临摹,墨水不小心滴在"进给系统"的标注上,"只要搞清楚齿轮配比,就能算出转速......"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完全沉浸在数字与线条的世界里。

在紧张的筹备中,前线又传来战报。山本联队增调了两个大队,携带九二式步兵炮和九四式轻装甲车,正沿着蜿蜒的山道向紫云山寨逼近。杨涛站在了望台上,望着远处腾起的硝烟,握紧了腰间的手枪。炮声在山谷间回荡,震落松枝上的积雪,也震得他胸腔发麻。"来得正好。"他低声自语,"新仇旧恨,这次一并清算!"

当夜,兵工厂的炉火比往日更旺。老周和工匠们尝试用土法锻造机床底座,铁锤敲击声在山谷间回荡,火星溅落在结冰的溪流上,发出"呲啦"的轻响;陈默的翻译小组终于破解了部分图纸密码,兴奋的欢呼声混着日语单词的朗读声,从窑洞深处飘出。而在前沿阵地,战士们抚摸着手中的"紫云式"步枪,就着月光检查着每一发覆铜钢子弹,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决战——这场战斗,不仅关乎山寨存亡,更承载着他们对新式武器的期待,对工业自强的渴望。

山风掠过战壕,带着一丝春寒。杨涛望着星空,心中默默盘算:只要顶住这波攻势,就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机床、车床、迫击炮、无后坐力炮......这些曾只存在于他记忆中的现代武器,终将在这片饱受战火的土地上,绽放出扞卫尊严的光芒。而那些在铁匠炉前挥汗如雨的身影,在油灯下彻夜翻译的眼睛,正在用最原始的工具,书写着一个属于中国人的工业传奇。

喜欢铁血军魂,抗战传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