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45章 第三帝国的巅峰

第45章 第三帝国的巅峰

他带着他的建筑师施佩尔等人,参观了巴黎歌剧院、凯旋门、埃菲尔铁塔……还在巴黎圣母院前摆拍留影。最重要的一站,是他特意去了安放拿破仑棺椁的荣军院。 站在那位曾经也想征服欧洲的“前辈”面前,希特勒这位新晋的“欧洲霸主”,内心想必是感慨万千,充满了志得意满的骄傲。

这次短暂的巴黎之行,与其说是视察,不如说是希特勒个人的一次胜利“巡礼”,是他向全世界炫耀其武功的象征性姿态。

光是元首自己去“旅游”还不够,还得让军队也跟着“风光”一把。德军占领巴黎后,虽然也在香榭丽舍大街搞了阅兵,但规模和后来在柏林搞的比起来,似乎还算“低调”。a:5D4.看¥书%?D -{?追D最?新1_章a\°节§:

随后,当结束法国战役的德军部队返回德国本土时,柏林举行了更加盛大、更加狂热的凯旋庆祝活动和阅兵仪式。 希特勒站在总理府的阳台上,接受着万千民众和军队山呼海啸般的欢呼。整个德国都沉浸在一种近乎癫狂的胜利喜悦之中。

希特勒原本也计划要在巴黎搞一场极其盛大的、如同罗马皇帝凯旋般的阅兵式,但后来又取消了这个计划。 为什么呢?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他觉得法国这么快就投降了,已经是“事实上的最大羞辱”,没必要再用一场大阅兵去过度刺激已经趴下的对手;另一种说法是,这位落魄艺术家出身的“元首”,可能还真就对巴黎这座“艺术之都”、“文化圣城”有那么点“特殊感情”, 他想把巴黎完整地保存下来。这种既想炫耀武力、又故作“姿态”、刻意“收敛”一下的复杂心态,也确实挺符合希特勒那难以捉摸的性格。

可以说,1940年的夏天,是希特勒个人声望和权力达到绝对巅峰的时刻!

您想想:短短几年时间,他撕毁了凡尔赛和约,收复了莱茵兰,吞并了奥地利,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打垮了波兰,征服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最终还让曾经不可一世的法国,在短短六周内就跪地求饶!

这在德国人(尤其是那些经历过一战屈辱的人)看来,简直就是前无古人、不可思议的丰功伟绩!他不仅洗刷了民族的耻辱,还让德国成为了欧洲大陆无可争议的霸主!

一时间,希特勒被德国民众视为“天降伟人”、“德意志民族的救星”,对他的个人崇拜达到了顶峰。就连那些曾经对他心存疑虑的国防军将领们,在如此辉煌的胜利面前,也不得不佩服“元首”的“天才”和“远见”。希特勒在德国国内的权力,已经无人能够撼动。

就在德国举国上下都沉浸在对法胜利的狂热喜悦之中,希特勒的个人威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之时,这位“元首”决定,要给他手下那些帮他打下这片大好“江山”的将军们,来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封赏”!

1940年7月19日, 在柏林的克罗尔歌剧院(当时被用作帝国议会会场),希特勒亲自主持了一场极其隆重的授衔仪式。镁光灯闪烁,纳粹高官云集,气氛庄严而狂热。在这次仪式上,希特勒一口气晋升了12位高级将领为德国元帅! 这在德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这次授衔的名单,可以说是囊括了当时德军的最高层人物,主要包括:

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布劳希奇

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威廉·凯特尔

三大集团军群司令官: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 (a集团军群)、费多尔·冯·博克 (b集团军群)、威廉·里特尔·冯·勒布 ( c集团军群)

其他在法国战役中战功卓着的集团军司令或高级将领:如威廉·李斯特 、京特·冯·克鲁格、埃尔温·冯·维茨莱本 、瓦尔特·冯·赖歇瑙

空军方面也有三位大佬同时晋升元帅:阿尔贝特·凯塞林 、埃哈德·米尔希 、胡戈·施佩勒

十二根元帅权杖同时授出!这排场,这气势,简直是要闪瞎所有人的眼睛! 希特勒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彰军队的“赫赫战功”,进一步巩固军队对他的效忠,也向全世界炫耀纳粹德国的强大武力。

然而,最引人注目、也最引人非议的,还不是这十二位元帅,而是另一个人——赫尔曼·戈林!

就在同一天,这位身兼空军总司令、普鲁士总理、四年计划负责人等数职于一身、生活极其奢华、体型日益臃肿的纳粹二号人物,被希特勒授予了一个独一无二、专门为他创设的头衔——“帝国元帅”! 还给他特制了一根镶满宝石、华丽无比的“帝国元帅权杖”!这个头衔,地位在所有陆、海、空军元帅之上,相当于整个德国武装力量名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