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57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57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成了他生活的常态。他就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孤狼,在冰冷的黑暗中,默默地舔舐着伤口,积蓄着力量,等待着下一次冲出牢笼的机会。

尤其是在1913年那次被捕之后,沙皇当局似乎也对他这种“屡教不改”、“屡抓屡逃”的“惯犯”失去了耐心,决定给他来个狠的。他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亚图鲁汉斯克地区一个极其偏僻、靠近北极圈的小村庄库列伊卡。那里一年有大半时间是冰天雪地,人烟稀少,交通断绝,逃跑的难度极大。这一次,斯大林似乎真的被困住了。 他在这个冰封的世界里,一待就是四年。每天与他为伴的,只有单调的雪原、刺骨的寒风、偶尔出现的猎人和稀少的书籍。据说,他在这段与世隔绝的流放生涯中,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也更加坚韧和冷酷。

就在这漫长而艰苦的革命斗争和流放生涯的间隙,斯大林的个人生活也经历了一些波折。 1906年(一说1904年),他与第一任妻子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结婚。这位格鲁吉亚姑娘,据说温柔贤惠,是斯大林早年动荡生活中难得的一抹温情。然而,好景不长,仅仅在婚后一年多(1907年),叶卡捷琳娜就不幸染上斑疹伤寒(一说肺结核)去世了,给他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儿子——雅可夫·朱加什维利。

妻子的早逝,对斯大林打击很大。在妻子的葬礼上,这位平时不苟言笑的硬汉,也流露出了罕见的悲伤。他将丧妻之痛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把年幼的儿子雅可夫托付给了岳母抚养,自己则再次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更加紧张和危险的地下工作中。在他看来,个人的情感和家庭,在伟大的革命事业面前,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这种为了“革命”而牺牲一切,包括个人情感和家庭幸福的决绝,也成为了许多老一代布尔什维克共有的特征。

斯大林的这段早期革命生涯,从偏远小镇的贫困童年,到神学院里的思想觉醒,再到高加索和西伯利亚冰原上的残酷斗争,可以说是一部充满着苦难、反抗、阴谋与铁血的“序曲”。 这段经历,不仅锻造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也让他熟悉了地下工作的诡诈、党内斗争的残酷以及权力运作的逻辑。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格鲁吉亚穷小子,逐渐成长为一个经验丰富、意志坚定、也日益冷酷无情的职业革命家。

时间就这样在一次次的逮捕、流放、逃亡和秘密工作中,来到了1917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沙皇倒台的消息,像一阵春风,吹遍了俄国每一个角落,也吹到了西伯利亚那冰封的土地。

被困在图鲁汉斯克四年之久的斯大林,终于重获自由! 他和其他被流放的革命者一起,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返回革命中心彼得格勒的漫长路途。此时的俄国,正处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旧的秩序已经崩塌,新的秩序尚未建立,各种政治势力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场权力的盛宴(或者说角斗场)中分一杯羹。

斯大林,这位刚刚从西伯利亚的冰窟中走出来的“钢铁之人”,又将如何在这场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凶险莫测的俄国大革命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并最终一步步地接近权力的顶峰呢?等待他的,将是与列宁的重逢,是十月革命的炮火,更是那场将决定苏维埃政权生死存亡的残酷内战……而他在内战中的表现,又将为他未来的崛起,埋下怎样的伏笔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