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70章 莫斯科的危急时刻

第70章 莫斯科的危急时刻

围在了一个巨大的“口袋”之中。

南线,布良斯克方向: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从奥廖尔地区向北、向东北方向猛攻,配合从正面进攻的德军第2集团军,也将苏军布良斯克方面军的第3、第13、第50集团军主力,合围在了布良斯克西南的森林和沼泽地带。

就这样,在战争开始后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德军就在莫斯科的西面和西南面,同时形成了两个巨大的合围圈——维亚兹马包围圈和布良斯克包围圈!据德军的统计,在这两个“口袋”里,他们总共俘虏了苏联红军官兵高达约66万3千人!(这个数字可能包括了一些平民和后勤人员,但苏军的损失无疑是灾难性的)。苏军部署在莫斯科方向的三个主要方面军(西方、预备、布良斯克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损失了大部分的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

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似乎已经彻底洞开!德军的坦克,距离苏联首都最近的地方,一度只有一百多公里!

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方向苏军主力被围歼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传到了莫斯科。一时间,这座苏联的首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混乱之中。

德军的坦克距离莫斯科只有一百多公里了!这个消息像野火一样在城内蔓延。一些政府机关开始秘密焚烧文件,准备撤离。商店的货架被抢购一空,火车站挤满了试图逃往东方的难民。谣言四起,人心惶惶,甚至出现了一些抢劫和骚乱事件。莫斯科,这座曾经象征着革命和力量的城市,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要变成一座弃城。

就在这危急关头,斯大林和他领导下的国家防卫委员会(gko),终于采取了断然措施,来稳定局势,保卫首都。

1941年10月19日,苏联政府正式宣布,莫斯科及其周边地区进入戒严状态! 一切权力归军事当局掌握,任何破坏秩序、散布谣言、临阵脱逃的行为,都将受到最严厉的军事法律制裁!

与此同时,一场规模空前的“莫斯科保卫战”的全民动员开始了!

构筑防线:数十万莫斯科市民,主要是妇女、老人和青少年,响应政府的号召,走出家门,拿起铁锹和镐头,在寒冷的天气里,日以继夜地在莫斯科的西面、南面和北面,挖掘了数道纵横交错的反坦克壕、交通壕,修筑了成千上万个土木火力点、街垒和障碍物。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保卫首都,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人民防线”。

组建民兵:城内的工厂工人、机关干部、大学师生,也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和书本,拿起武器,组建了数十个工人营、共产党员营和民兵师。他们虽然缺乏军事训练,武器装备也极其简陋(很多人甚至只能拿到老式的莫辛纳甘步枪或者土制手榴弹),但他们保卫莫斯科的决心却异常坚定。

城市伪装:为了迷惑德国空军,莫斯科城内的许多重要建筑物,比如克里姆林宫、列宁墓、大剧院等,都进行了巧妙的伪装。桥梁被涂上迷彩,工厂的烟囱被放倒,甚至在一些开阔地带,还用木头和帆布搭建了假的工厂和居民区,试图引诱德国飞机去轰炸假目标。

就在城内一片紧张备战、人心惶惶的时候,一个关键的问题摆在了斯大林的面前:要不要把苏联政府和最高统帅部,从莫斯科迁往东部更安全的后方城市,比如伏尔加河畔的古比雪夫(现在的萨马拉)?

在苏共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上,有人(可能是莫洛托夫或贝利亚)提出了这个建议,认为莫斯科一旦失守,最高领导层如果也陷落敌手,那对整个国家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从军事角度看,这似乎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但斯大林断然否决了迁都的建议! 他知道,一旦他本人和政府离开莫斯科,那无异于向全世界宣告苏联的失败,必将导致民心士气的彻底崩溃!到那个时候,别说组织抵抗了,整个国家都可能陷入分裂和瓦解。′r`a?x~s_w_.¢c!o-m, 而且,斯大林心里可能还有另一层更深(也更阴暗)的盘算:他要是真的跑到了古比雪夫,万一莫斯科真的丢了,那他这个“伟大领袖”的威信何在?手底下那帮对他心怀不满的将军和政客们,会不会趁机把他给“架空”了,甚至搞个政变把他掀翻在地?这都是说不准的事儿!在独裁者的世界里,失去权力与威信,往往比失去生命更可怕。

于是,斯大林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他本人,以及国家防卫委员会和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核心机构,坚决留在莫斯科!与首都共存亡!他还特意发表了一次内部讲话(没有公开),语气坚定地说道:“我,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将留在莫斯科,直到我们把最后一个法西斯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土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