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飞了出来,根本不爆炸,就像一根针穿过了一块豆腐。
美军坦克手们很快就调整了战术:“嘿,伙计们,别用穿甲弹了,浪费!换高爆弹!”
结果,高爆弹一打上去,日军的坦克,就像被用锤子砸开的罐头一样,直接被炸成了一堆扭曲的铁皮盒子。
整整一个晚上,美军的海军陆战队员和坦克手们,都在玩着“打罐头”的游戏。日军的步兵,在失去了坦克的掩护后,也成了美军机枪和火炮的活靶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天天亮时,沙滩上留下了30多辆日军坦克的残骸。斋藤的这次“先发制人”的大冒险,以惨败告终。他手上为数不多的装甲力量,一夜之间,基本报销干净。
这次失败的夜袭,虽然让日军的士气遭到了沉重打击,但也让美军意识到,滩头阵地,总算是巩固下来了。尽管海滩上,补给品和装备堆得像个巨大的垃圾场,混乱不堪。/6`妖`墈′书?罔? .首-发′
巩固了滩头,接下来,就是向内陆推进。然而,美军很快就发现,这比抢滩登陆还要痛苦一万倍。
时间: 6月18日至30日。
战场:几个后来被美国大兵用鲜血命名的地名——“死亡谷”、“紫心岭”,以及岛屿的制高点——塔波查山。
这里不是一块平坦的沙地,而是一座活生生的“天然堡垒”。岛中央有座474米高的塔波查山,像个巨人一样俯视着四周,谁想往北打,谁就得先从它脚下过一遍。而在山脚下,是一条被美军士兵戏称为“死亡谷”的地方。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很简单:走进去的人,出来的概率可不高。
紫心岭是死亡谷旁的一条高地。这个名字不是官方叫法,而是美军士兵自己取的——因为爬上去要付出太多紫心勋章(也就是负伤)。一天内,往上冲两三次,每次都被打下来,打到士兵都觉得心态要崩了。有人说:“紫心岭不是座岭,是个收人命的机器。”
士兵们最怕的不是白天,而是夜里。日军擅长夜战。美军刚在谷底支好帐篷,半夜就听到喊声:“板载!”紧接着黑影一片压上来。白天打消耗,晚上拼刺刀,搞得大家根本没法休息。
美军的战术,一开始还是老一套:先用飞机和重炮,把阵地轰一遍,然后再让步兵冲锋。
但他们发现,这套战术,在塞班岛,失灵了。
炮火只能把地表的甘蔗田和树木炸成一片焦土,但对日军藏身的、由坚固珊瑚岩构成的洞穴,一点办法都没有。
日军的战术,也变得极其刁钻和恶毒。他们把机枪手和狙击手,巧妙地隐藏在成片的甘蔗田、山洞里。白天,他们一枪不发,让你以为这里没人。可当美军大摇大摆地走过去时,他们就从四面八方开火,打完就跑,让你连敌人在哪都找不到。到了晚上,他们又化整为零,发动小规模的突袭,用手榴弹和刺刀,不断地骚扰美军,让他们睡不成一个安稳觉。
一个陆战队员在日记里写道:“在甘蔗田里走路,简直是精神折磨。你感觉周围的每一根甘蔗后面,都可能藏着一支要命的步枪。我的神经快要断了。”
在这种环境下,美军的推进速度,慢得像老牛拉破车。为了攻下一个小小的山头,往往要付出一个连、甚至一个营的伤亡。
慢慢地,美军也摸索出了一套新的打法:
火焰喷射坦克成了清理洞穴的神器。这种坦克,能向黑漆漆的洞口,喷射出几十米长的火龙,把里面的一切都烧成焦炭。
传统的步兵冲锋,也被一种更稳妥的“三合一”战术取代:先用炮兵轰,再用坦克压,最后步兵上去,一个洞穴一个洞穴地用炸药和火焰喷射器清理。
这种战术,虽然有效,但速度极慢。美军就像是在地狱里,一寸一寸地推着小车前进。
巨大的伤亡和精神压力,让“战斗疲劳”(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ptsd)的案例急剧增加。许多身强力壮的士兵,虽然没有负伤,但精神已经彻底崩溃,被成排成排地后送到后方休养。
前线打得艰苦,后方的指挥部里,也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内讧”。主角,是两位都姓“史密斯”的将军。
海军陆战队的史密斯:霍兰·“疯狗”·史密斯,脾气火爆,性格强硬,看不得自己的部队推进慢。
陆军的史密斯:拉尔夫·史密斯,陆军第27步兵师的师长,性格稳重,打仗喜欢按部就班。
这就像把一个辣椒和一个黄瓜,放在了同一个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