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 第93章 邓会从知思明州

第93章 邓会从知思明州

陈永华欲言又止,郑家逵和李布二人也面面相觑,有些说不出话来。¨3^8+看-书′网+ ^更_新_最,全?

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啊。

邓会此人年初刚被藩主免去思明州知州之职,这藩主前脚刚走,估计船队还没有到达台湾,后脚世子就就将邓会重用起来,这有点唱反调的意思啊。

这事传扬出去,指不定有多少人做出多少解读来呢。

在这个关头,有些风言风语,对世子的名声颇为不利啊。

这邓会何许人也呢?

他是郑成功手下数得着的有能力的文官。

邓会,福建闽县人,字啸庵。隆武二年参加天兴乡试,后任隆武政权中书舍人。隆武帝死后,邓会投入郑成功麾下,任参军。

永历九年(1655年)二月,郑成功承明制“议设六官并司务,及察言、承宣、审理等官,分隶庶事。”邓会任正审理一职,相当于现在的公检法司一体的大司法法官。

三月,郑成功听取“六察官周素、叶茂时等条陈:中左兴王之地,不宜因循旧址,顾名思义,请改中左为思明州,亦如新丰故事也。”遂改中左为思明州。!咸`鱼_看*书¨网+ +免?费¨阅\读.

永历十年八月,郑成功任命邓会为思明州知州,掌“思明州地方事”,兼任劝学取士。

邓会作为思明州第一任知州,可以说思明州府衙是邓会一手建立起来的,府衙的各级官吏大部分的都是邓会举荐的。这代表着什么,大家都是一清二楚的。郑成功在府衙的威望都不一定有邓会高。只要邓会在,思明州府衙就基本上牢牢掌握在手中了。

更让郑锦重视的是,邓会担任劝学取士一职工作做的相当好,举荐的大小官员不计其数,其中较为成才的大概有四十人。“得黄带臣、洪初辟等四十人,次第转六官之内办事;或外为监纪,或为推官、通判不等”。

这门生故吏遍布整个郑家军的文官系统,甚至还有一些涉及郑家军军中监督执纪部门,其背后的势力和能量可谓盘根错节,实在是帮助郑锦掌控思明州的不二人选。

邓会为人淳朴,一心为民,做事不求声名显赫,政令温和,不善言谈,属于实干型人才。从永历十年八月到永历十四年秋,邓会担任思明州知州四年时间,成绩突出,郑成功因公让其兼任监督粮饷一职。永历十五年初,厦门数十万民众嗷嗷待哺,邓会因此与郑成功发生争执,被郑成功免去知州一职,由薛联桂接任。^狐_恋′文!学. ?无·错,内′容,

作为郑家军中少有的勇于任事的文官,郑成功对邓会还是颇为重视。复台期间,将其留任,辅佐世子郑锦处理政务,其中的用意,估计也是想让郑锦好好用他,随便也考察一下郑锦的用人之道。

邓会到现在还有些迷迷糊糊,他对于世子邀请他去书房议事感到很是惶恐,他跟世子并无太多交际,并非世子心腹之人,向这样的私密小会他是没有资格参加的。

忽然听到世子将开仓放粮一事交由他来负责,忍不住惊呼出声,这有些超出他的意料之外。

冯锡范对此也是颇为不解,邓会虽然是郑成功命令留下辅佐世子的人选之一,但明眼之人都可以看出其已经被郑成功所厌恶,不然怎么会明升暗降,将其从思明州知州之位上拿下来呢。思明州知州可是郑家军统治的唯一一个州府,其地位在郑家军中举重若轻。若不是邓会威望太高,相比这个时候,已经被郑成功贬为白身了吧。

这个时候,世子将开仓放粮一事交由邓会负责,这会不会恶了藩主啊。

更何况,若是邓会上位,那还有他的机会呢?邓会的威望可不是陈永华和他能够比拟的。

邓会推辞道:“承蒙世子厚爱,然开仓放粮一事,事关重大,如此重任非会所能承担,还望世子另选大贤。”

郑家逵、李布二人眼观鼻、鼻观心,老老实实的坐着,不发一言。作为情报机构,他们对自己的身份定位很清楚,涉及人事大事,不是他们能够多嘴的。

郑锦看着邓会,笑道:“邓知州多虑了。开仓放粮一事,千头万绪,事务繁杂,其中是非之处颇多。非邓知州不可,思明现在正需邓知州这样勤勉爱民之人主持地方事。思明数十万百姓嗷嗷待哺,就靠这次放粮活命。还望邓知州以百姓为重,重民轻名,以护百姓安稳。”

邓会心中颇为不是滋味,此前任知州的劳累和辛苦,悍将豪强的欺辱更让他心有疑虑,再次推辞道:“世子,在下势单力薄,才疏学浅。放粮一事事关万千百姓,实非在下所能承担的。万一误了世子大事,在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