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转弯掉头极其不便,操作起来相当费劲。”
“尤其是在南方水田地区,田块往往不大,形状也不规整,因为直辕犁转弯掉头困难,常常需要农夫连推带搡才行,这就会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
“而曲辕犁转弯半径小,掉头方便,农户只需稍稍用力,就能轻松控制犁的方向,无论是狭小的田块,还是不规则的地边,都能灵活回转,大大减少了无效的行走和调整时间。”
“所以,曲辕犁非常适应南方的地理环境,无论是水田还是旱地,甚至是小块的山坡梯田,都能轻松使用。”
“有了曲辕犁之后,许多以前因为地力贫瘠、地形复杂而难以开垦的土地,例如山坡地、新垦荒地等,都可以开垦使用了。”
听到这里,程知节眼神大亮,心中激动不已。~看+书?君\ `更?新,最`全?
他就算是不精通农事,也知道耕地增加的巨大好处。
便在此时,李逸又给了他一个惊喜:
“另外,曲辕犁比直辕犁多了这个。”
李逸伸手指了指他带过来的曲辕犁上的一个部件,接着说道:
“这叫犁评,可以调节犁铧入土深浅的装置。”
“有了它之后,农户可以根据土壤的软硬、耕作的需要(深耕或浅耕),随时调整犁铧的角度和深度,真正做到因地制宜。”
“这样一来,耕种就可以更精细,同样的耕地,就能产出更多的粮食。”
“厉害!真是厉害!”
程知节听完李逸的讲解之后,赞叹出声。
他再看曲辕犁,全无方才的轻视之意,而是满是重视,将其视为了不得的珍宝。
曲辕犁厉害,发明出曲辕犁的李逸就更厉害了。
“真是天纵奇才啊!”
程知节满是佩服地看着李逸。
发明珍珠糖、酿出五粮液、提出“吐蕃威胁论”、现在又发明了曲辕犁这一农业神器……
对了,据说李逸那日在明月楼,还以一首《把酒问月》夺得了诗会魁首。
程知节在心中历数李逸的种种成就,愈发觉得李逸厉害。
这么有才的十五岁少年,他纵观现实与历史,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更夸张点说,抛开年龄,像李逸这么全能的人才,他也从未听说过。
程知节正在满腹感叹的时候,突然发现程瑶眉目含情地紧盯着李逸,满脸都是崇拜之意,顿时心中了然。
自己这个女儿,看来是真喜欢上李逸了。
对此,程知节倒是喜闻乐见。
之前他不希望程瑶嫁人,一方面是因为在他眼中,程瑶的年龄确实不大,他舍不得程瑶早嫁。
另一方面是真没遇上他看得上眼的人。
而从李逸身上,他找不到任何不满意的地方。
虽说李逸现在只是平民一个,但未来进入朝堂是一定的,并且肯定会拥有光明的前程。
可以说,李逸就是他心目中的完美女婿人选。
故而,对李逸与程瑶的事,他是乐见其成。
在心中笑了笑,程知节略过此事,开口问了李逸另一件他很好奇的事:
“你也没种过田,怎么就想到发明这个曲辕犁呢?”
“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过长辕犁和蔚犁这两种犁的记载,我在这两种犁的基础上琢磨改进了一下,就有了这个曲辕犁。”
李逸早就想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当然,他说的其实也是实话,曲辕犁确实是唐朝后期,江东地区农户在长辕犁和蔚犁这两种犁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所以曲辕犁又称江东犁。
对李逸的这个回答,程知节没有任何怀疑,他只会觉得李逸果然是聪慧无比。
接着,程知节脸色一正,很认真地问李逸道:
“这曲辕犁你找地方试过了吗?真有你说得这么厉害?”
停顿了一下,程知节解释道:
“不是我不相信你,而是此事事关重大。”
“曲辕犁利国利民,我打算以你的名义献给朝廷,然后推广到全天下。”
“所以,要是没你说的那么厉害,可就是欺君之罪了。”
“我明白的,程伯伯你就放一个百个心吧,这曲辕犁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我都试过了的。”
李逸向程知节保证道。
看见李逸这一番表态,程知节也就放心了。
李逸一向做事稳重,从不夸大其词,他既然敢这么说,那就肯定没问题。
聊完曲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