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不清楚具体情况,也不愿多管闲事,毕竟这是人家内部的问题。\求!书?帮_ ·最,新-章.节·更/新¢快^
即便傻柱是朋友,他也只能静观其变,等傻柱回来再说。
随后,他抱着孩子回家了。
与此同时,石河园的邻居们已开始筹备过年。
各家准备美食、新衣及鞭炮,增添节日气氛。
和苑的居民也忙碌起来,林经的父母帮忙照看孩子,而林经与于莉则继续去轧钢厂工作。
林经说道:“于莉,咱们赶紧去厂子里上班吧,不能再耽搁时间了。
要是再这么拖下去,过年可能就没工资发了,这个月已经耽误好几天了。”
林经估算了一下,这阵子确实耽误了不少日子。
自从孩子感冒发烧后,他们已经有好几天没去厂里上班。
最近几天,他心里一直挂念着厂里的进展。
当他到达工厂时,听曹领导说又接到一批新订单。
数量不少,但具体何时能完成尚不清楚,听说对方老板要求年前交货。
林经心里没底,不知如何应对这批货,于是决定去车间看看。
毕竟钢厂工作繁重,他在厂里身兼数职,既是技术骨干,又承担重要管理职责。
林经思索片刻,便和于莉一起出了门。
临走前,他见到父母叮嘱道:“爸、妈,孩子就拜托你们照看了。
有你们帮忙带着,我们才能安心去厂里上班。”
父母十分理解他们的处境。
他们来城里本就是帮衬儿女,看着两个孙子长大。
如今两人上班离不开,自然不能只顾在家看孩子,生活开支也得有所安排。
母亲笑着说:“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和你爸,一定把孩子照顾好。”
林经和于莉点头谢过,随后离开家朝轧钢厂走去。
此时厂区内工人正紧张作业,有的在生产线上忙碌不停。
看到林经和于莉前来,工友们知道他们因家中孩子生病多日未到岗,猜测现在情况或许已好转。
他们本不该来上班,可还是来了。
车间管理走近林经,问:“孩子情况如何?”
林经答:“厂里事务繁杂,若我休息,有些事无人能处理。
所以,我立刻赶回岗位。”
车间管理未再多言,他知道林经的重要性——技术精湛,是厂里的支柱。
无论是机器故障还是电路问题,林经总能迅速解决。?E-Z_小*说*网+ +首+发^
没有他,工厂可能早已停工。
独自走向车间的儿子看到母亲也在场,两人短暂分离。
于莉恢复工作时,工友们既惊讶又欣喜。
她已数日未见,大家早已习惯她的存在,她的缺席让整个团队似乎缺了点什么。
有个同事于海棠凑近说:“这几日你不在,厂里出了不少事。”
林经对此一无所知,听闻后十分好奇。
于莉也询问具体情况,但于海棠只是笑着回应:“前阵子厂长与副主任差点动手,起因复杂。”
林经与于莉对视一眼,意识到事情并非小事。
轧钢厂内一台机器突发故障,但负责维修的林经当时并不在压装厂,也没有其他人能及时处理。
经理要求立刻联系林经,却被厂长拦下,声称林经因孩子生病正在家中无法赶来。
经理对此颇为不满,毕竟他在厂里颇有威望,一向要求下属服从安排。
然而厂长坚持不让通知林经,因为他位阶更高,得罪不得。
厂里许多员工都清楚,如今正值裁员期,谁都担心成为被裁的对象。
轧钢厂的氛围早已大不如前,每个人都得全力以赴,稍有懈怠便可能被辞退。
于莉听说此事后才明白,原来厂长与经理之间的矛盾源于无人维修机器。
但她不明白,为何不直接找林经解决问题。
这件事已成过去,于莉也无意深究,更不想卷入他们的纷争。
“别再说了,”于莉催促道,“要是让经理或厂长发现我们在闲聊,工资又要被扣了。”她深知这位经理手段狠辣,只要看见有人偷懒,必定严惩不贷。
每次罚款都是一两天的工资,这对大家来说都不是小事。
没人愿意挨罚,因为这样月末的生活就会更加拮据。
回家后也交不了差,大家都想多赚些钱,过年时能给自己添置新衣,改善伙食,还能补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