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楚云飞方面达成新的“军火交易”的初步协议后,盘龙峪兵工厂立刻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v!7`x`s-w′.+c,o?m/
莫兴华深知,这次交易对于兵工厂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他亲自坐镇指挥,组织“捷克式生产小组”和“82迫攻坚小组”的骨干力量,加班加点,按照协议的要求,生产那批用于交换的“特供版”武器。
对于那三门“特供版”82毫米迫击炮,莫兴华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巧妙的“技术处理”。
例如,在炮管的材料选择和热处理工艺上,略微降低了标准,使其最大射程和炮管寿命比我军自用的“盘龙峪一号”标准型有所缩短。
在炮闩和引信等关键部件的结构上,也进行了一些细微的调整和简化,既保证了基本的作战性能,又隐藏了部分核心技术。
对于那十挺“特供版”“晋绥造三八式自动步枪”,莫兴华也同样进行了“特殊关照”。
他特意选用了一批经过修复但磨损程度相对较大、寿命己近极限的旧枪管进行装配,并在枪机组件的某些非关键零件上,采用了一些性能稍差但成本更低的替代材料。
这样做,既能满足楚云飞对自动火力的基本需求,又能有效控制核心技术的扩散,并为兵工厂节约宝贵的优质材料。
经过了近半个月夜以继日的紧张生产和反复调试,一九西二年十月初,这批凝聚着盘龙峪兵工厂最新技术成果的“军火订单”,终于如期完成!
与此同时,楚云飞方面承诺的交换物资,也历经了重重艰险,通过数条隐秘的运输渠道,从敌占区和国统区的后方,辗转千里,终于秘密运抵了双方事先约定好的、位于根据地边缘地带的一个隐蔽交接点——一处位于深山老林中的废弃庙宇。/优_品?暁`税-徃~ /追¢嶵·歆¢蟑_节^
莫兴华在接到情报部门的通知后,亲自带领着一支由兵工厂技术骨干和警卫部队组成的精干小分队,携带了部分用于交换的武器样品,星夜兼程,赶往了交接地点。
交接过程进行得异常顺利和谨慎。
双方都派出了最信任的人员,在验明身份、核对暗号之后,按照事先商定的程序,进行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然,这里的“钱”,指的是那些根据地急需的战略物资和设备。
当楚云飞方面的人员,验看了莫兴华带来的迫击炮和自动步枪样品,并对其基本性能表示满意之后,他们便将早己准备好的、用厚厚的油布和草席严密包裹着的箱子和捆包,一一交给了莫兴华的人员。
莫兴华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命令随行的技术人员,立即对这些来自“山那边”的“惊喜大礼包”,进行开箱验货。
当第一个沉甸甸的木箱被撬开,露出了里面码放得整整齐齐、表面涂着防锈油脂、闪烁着幽暗金属光泽的无缝钢管时,在场所有盘龙峪兵工厂的技术人员,都忍不住发出了一声低低的惊呼!
“乖乖!这就是德国克虏伯厂造的炮管钢吗?”王大锤瞪大了眼睛,用他那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冰凉而光滑的钢管表面,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和渴望。¨小?税?C-M′S_ ~庚¨薪¢罪~全.
他虽然不认识德文,但从这些钢管的质地、做工和上面隐约可见的菱形标记来看,就知道这绝对是顶级的好东西!
莫兴华也拿起一根较细的钢管,仔细地端详着。
他发现,这些钢管的材质均匀,壁厚一致,内壁光洁平滑,无论是尺寸精度还是材料性能,都远非盘龙峪兵工厂目前能够生产的土法钢管所能比拟!
有了这些优质的无缝钢管,无论是制造更高性能的82迫炮管,还是攻关难度更大的75山炮炮管,都将拥有坚实的材料基础!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箱子被相继打开……
一箱箱包装完好的磺胺类消炎药、奎宁片、以及各种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在昏暗的油灯照耀下,散发着希望的光芒!
这些在根据地比黄金还要珍贵的救命药,对于缺医少药、伤病员众多的八路军部队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能够挽救无数战士的生命!苏婉看到这些药品,眼中也闪过一丝湿润。
还有两部崭新的、墨绿色的美制手摇野战电话机,以及几大捆包裹着绝缘橡胶的野战通讯电缆!
这些在当时属于尖端科技的通讯设备,将极大地改善根据地部队的指挥通讯条件,提高作战效率!
而最让莫兴华和李二牛、张嘎等技术骨干们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