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新少年包青天 > 第1章 书院奇案

第1章 书院奇案

向整齐的衣襟,"外袍毫无凌乱,说明毒发时他正襟危坐,毫无防备。"

"是熟人作案。"公孙策立刻领会。

包拯起身环顾院落:"李员外可有何仇家?"

师爷翻动着案卷说:"与前两位死者一样,李员外也是米行大户。三人共同经营漕运,据说..…."他压低了声音,"去年他们曾联手压价,逼死过好几个小商贩。"

包拯与公孙策交换了一下眼神。此时,一阵微风拂过,包拯忽然注意到死者腰间玉佩下压着一片细小的绿叶。

"这不是这个季节的叶子。"他小心拾起,"叶脉粗硬,边缘有锯齿,当是冬青。而李府院内并无此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公孙策眼睛一亮:"凶手身上带来的!"

赵知府大喜:"妙哉!本官这就命人搜查全城冬青树!"

包拯却摇摇头:"不急。凶手心思缜密,不会留下这么明显的线索。这片叶子可能是故意为之,误导官府而已。"

"那依你之见?"赵知府急切地问。

包拯沉思片刻:"先查查三位死者的共同点,尤其是去年那起压价事件。同时...…"他指向尸体胸前的符号,"这才是关键。"

公孙策突然拍拍扇子:"我想起来了!这是古籀文中的'罚'字!《周礼》有云:'刑赏予夺,以昭天罚'。"

"天罚...…"包拯口中喃喃重复着,忽听屋顶瓦片发出轻响声。他猛抬头,只见一道黑影掠过。

"什么人!"衙役们惊呼。

黑影如鹞子翻身,而后轻盈落地,竟是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年,一身劲装,背负长剑,眉目如刀刻般锋利。

"展昭!"赵知府惊呼,"你这江湖浪子来此作甚?"

少年抱拳一礼:"草民路过,见案情蹊跷,特来相助。"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块布料,"这是在西城墙下发现的,上面沾有同样气味的粉末。"

包拯接过后细看,这是一块上等丝绸,边缘绣着精致的云纹。公孙策凑近:"这纹样...…像是锦绣庄的手艺。"

展昭点头说:"正是。锦绣庄掌柜钱万里,与三位死者素有生意往来。"

包拯目光灼灼:"展兄如何得知这些?"

展昭淡然一笑:"江湖人自有消息渠道。三日前我在邻县,听闻庐州命案,便觉有蹊跷。尤其...…"他压低声音,"钱万里近日频繁出入城外废弃的玄天观。"

"玄天观?"公孙策讶然,"那不是二十年前因妖言惑众被查封的道观吗?"

包拯脑中灵光一闪:"三位死者胸前符号,是否与玄天观有关?"

展昭目露赞许:"包公子果然敏锐。玄天观当年供奉的不是三清,而是一个叫'罚恶真君'的邪神,其符咒正是这般模样。"

赵知府听得冷汗涔涔:"莫非...是邪教复仇?"

"不是邪教。"包拯斩钉截铁地回道,"是人祸。有人在借玄天观之名,行复仇之实。"

公孙策折扇一收:"钱万里有重大嫌疑!"

"不,太明显了。"包拯摇摇头,"凶手若真要嫁祸,不会留下如此线索。我怀疑...…"

话音未落,一名衙役狂奔而来:"大人!不好了!锦绣庄起火了!"说完又补充道:“据目击人说锦绣庄起火的同时,庄外一位姑娘焚烧完香纸,磕头后旋即就离开了。”

众人变色。包拯、公孙策与展昭不约而同向外冲去。临行前,包拯回头看了一眼李员外的尸体,那个"罚"字符号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光影。

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