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新少年包青天 > 第1章 红鞋歌谣

第1章 红鞋歌谣

突然传来了孩童的歌声:

"八月十五月儿圆,阿爹阿娘笑开颜…..."

那声音忽远忽近,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诡异。包拯推开窗户,却不见任何人影。歌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包兄!快开门!"是公孙策的声音,带着催人的急切。

包拯刚拉开门闩,公孙策就冲了进来,手里抓着一本发黄的册子:"我找到了!七年前失踪的九个孩童,他们的父亲都曾在誉王爷府上做过事!有的是花匠,有的是马夫,最短的只做了半个月!"

包拯瞳孔微缩:"誉王爷…..."

"还有更奇怪的,"公孙策翻到册子后面,"我查了太医院的记录,誉王爷府上每年都要进贡一种叫'迷魂香'的药材,说是治疗王爷的头痛症。但据我所知,'迷魂香'是制作'迷魂散'的主要原料,那种药能让人神志不清,服用后很容易任人摆布!"

包拯正要说话,窗外突然传来一声轻响。展昭如一片落叶般轻盈地翻窗而入,眼中闪着兴奋的光:"我找到包闵了!"

"在哪里?"包拯和公孙策异口同声。

"城东废弃的誉王爷别院,"展昭压低声音,"他每隔三日就会去那里,见一个右手腕有蝴蝶胎记的女子!"

包拯如遭雷击一般,手中的红布鞋掉在地上。蝴蝶胎记...…正是他记忆碎片中那个女子的特征!

"明晚就是月圆之夜,"包拯声音沙哑,"我们必须提前埋伏在那别院的周围。"

公孙策却犹豫道:"若无确凿证据,擅闯王爷别院可是大罪…..."

"那就找到证据!"包拯拾起红布鞋,"展兄,你继续监视包闵和那女子;公孙兄,你去查清'迷魂香'的具体用途;我去拜访李员外,问问小公子失踪前可有什么异常。"

次日清晨,包拯来到城南李府。李员外双眼通红,显然一夜未眠。他告诉包拯,孩子失踪前几日总说梦见一个穿红裙的婆婆要带他去吃糖葫芦。

"昨晚守夜的丫鬟说,半夜听见孩子在笑,还说什么'红鞋婆婆来了'…..."李员外声音哽咽起来,"等她们进屋时,孩子已经不见了,只有那只红布鞋摆放在枕边…..."

包拯心中一动:"红鞋婆婆?员外可曾听过这个称呼?"

李员外摇晃着脑袋:"从未听过。不过…..."他犹豫了一下,"前几日有一个游方道士在府外转悠,说什么'童谣起,祸将至',被我赶走了。"

离开李府后,包拯在街上边走边沉思。转过一个街角时,忽然听到身后有孩童在唱:"红鞋儿,绿鞋儿,排排坐,吃果果…..."

他猛地回头,看见三个孩童蹲在墙角正玩着石子,嘴里哼着那首诡异的童谣。

"小朋友,"包拯蹲下身,尽量温和地问,"这歌是谁教你们唱的?"

最大的孩子抬头看了看他:"是一个穿红裙子的婆婆,她说谁唱得好就给谁糖葫芦吃。"

包拯心跳好一阵加速:"红裙子婆婆?她在哪里?"

"不知道,"孩子们都摇着头,"她总是在天黑后出现,教我们唱几句后就离开了。"

包拯从怀中掏出几文钱:"下次见到她,能去府衙里告诉我吗?我那儿有很多的糖给你们。"

孩子们高兴地答应了。包拯起身时,忽然注意到墙角的地上有几个模糊的脚印——像是沾了红泥的脚印,很小,像是女子的绣鞋踩下的。

他顺着脚印走了几步,发现它们消失在一条小巷深处。巷子尽头是一堵高墙,墙上爬满了藤蔓。包拯正要转身,忽然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与那信封上的墨香一模一样!

他仔细检查了一下墙壁,在藤蔓后发现了一块松动的砖。推开砖块,里面竟是一个小小的暗格,放着一只崭新的红布鞋,鞋里塞着一张字条:"今夜子时,别院西厢"。

包拯刚取出字条,突然听到身后有细碎的脚步声。他迅速将字条和红布鞋藏入袖中,假装整理起衣袍。

"包大人好雅兴啊,在此赏景么?"一种嘶哑的声音响起。

包拯转身,原来是一个佝偻着脊背的老道士站在巷口,混浊的眼睛正盯着他。

"道长有何指教?"包拯警惕地问。

老道士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参差不齐的黄牙:"童谣起,祸将至。包大人,有些事知道得太多,会招来杀身之祸啊…..."

包拯正想追问,老道士却突然转身,以与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