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散。
"没用的。"白鹿笛声不停,"这才是真正的《太平引》终章..."
老妇的眼皮突然颤动。白鹿面露喜色,笛声更加急促。就在此时,包拯突然取出半截在长白山获得的骨笛,吹出一个简单的音符。
整个琴室突然安静下来。白鹿的笛声戛然而止,震惊地看着包拯:"你...你怎么会..."
"先帝临终前教我的。"包拯放下骨笛,"他说若有一日听到《太平引》终章,便吹这个音符。"
老妇突然睁开双眼,瞳孔竟是诡异的冰蓝色。她缓缓坐起,声音沙哑如冰裂:"赵祯...好狠的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鹿跪地行礼:"太后,微臣..."
老妇抬手制止,看向包拯:"哀家蛰伏三十载,就为等今日。"她突然捏碎腕上的玉镯,"可惜你们来早了七日!"
玉镯碎片落地,整个书院突然剧烈震动。七名乐师的身体同时爆裂,化为七道血光射向不同方向。老妇狂笑:"七曜血咒已成,七日后..."
展昭的剑锋已抵住她咽喉,却见老妇的身体迅速结冰,转眼化为一尊冰雕。白鹿颓然倒地,七窍流血:"晚了...七星连珠之日..."
公孙策急取银针施救,却见白鹿气息已绝。包拯拾起地上的骨笛,发现笛身内侧刻着微小的星象图:"七日后,紫微垣偏移三度..."
展昭从密室暗格中找出一卷竹简:"《太平引》全谱!但最后一章被撕去了。"
包浩展开竹简,末尾的撕裂处残留着些许墨迹:"这不是被撕...是用特殊药水隐去了。"
三日后,开封府衙。公孙策将复原的竹简末章呈上:"用雪魄精华显影后,现出了真正的终章。"
包拯凝视着那些奇特的音符:"这不是杀阵...是解咒之术!先帝早料到了今日。"
展昭从院中走来:"大人,查清了!七道血光落点连起来,正是紫微垣的形状。"
包拯立即展开《皇宋堪舆图》,将七个落点标记其上:"开封、洛阳、长安...都是历代帝王祭天之所!"
公孙策突然想起什么:"七日后...不正是先帝忌辰?"
夜色渐深,包拯独自在灯下研究《太平引》全谱。忽然,一片柳叶飘落案头。包拯抬头,只见柳无痕立于窗外:"七星移位日,寒玉现真时。"
包拯正要询问,老人已飘然远去,只余案上柳叶渐渐显出一行字迹:"真身在彼,非在此。"
次日清晨,急马传来边关军报:辽国上京突发地动,城中古塔倾塌,露出地下冰宫。包拯凝视着军报背面的暗记,忽然将它与庐山获得的线索并置:"原来如此...萧太后的真身一直在..."
"辽国冰宫!"公孙策恍然大悟,"庐山那个只是替身!"
展昭握紧剑柄:"所以七曜血咒的真正目标是..."
"解开冰宫封印!"包拯猛然站起,"立即启程北上!"
七日后,辽国上京。包拯三人混在商队中进入都城。城内戒严,一队队铁骑正赶往城北的古塔遗址。夜幕降临,三人潜入废墟,只见倾塌的塔基下露出幽深的通道。
通道尽头是一座巨大的冰宫,中央水晶棺内躺着与庐山老妇一模一样的萧太后。七根血柱环绕水晶棺,柱上刻满诡异的符文。
"七曜血柱..."公孙策声音发紧,"必须在七星移位前..."
话音未落,冰宫突然剧烈震动。七道血光从天窗射入,正落在血柱上。符文逐一亮起,水晶棺开始缓缓开启。
包拯立即取出玉玺,蟠螭印记迸发耀眼光芒。展昭挥剑斩向血柱,剑锋却被反弹回来。公孙策急撒药粉,粉尘在空中组成紫微垣星图。
棺中的萧太后突然睁开双眼,冰蓝色的瞳孔直视包拯:"赵祯的走狗..."她抬手一挥,无数冰锥从四面八方射来。
包拯吹响骨笛,笛声与玉玺光芒相和,形成奇特的光幕。冰锥在光幕前纷纷碎裂。萧太后厉啸一声,整个冰宫开始崩塌。
"快走!"包拯拉起公孙策向外冲去。展昭断后,湛卢剑划出七道剑光,暂时阻隔了追来的寒气。
三人刚冲出通道,整座冰宫便轰然坍塌。烟尘中,一道白光冲天而起,消失在北方天际。包拯手中的骨笛突然"咔嚓"一声断裂,露出里面藏着的一片金箔。
金箔上刻着一行小字:"音律不绝,天下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