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策检查白岩的遗体:"他袖中藏着一张图...标注了剩下四个驿站的位置!"
展昭在死者腰间发现一枚铜印:"大理府的官印!他在府中有人接应!"
包拯沉思片刻:"下一个驿站...孔雀驿。"
孔雀驿建在悬崖之上,俯瞰着万丈深渊。驿丞是个跛脚老人,见官印立即恭敬相迎:"大人是为'那个洞'来的吧?三日前有位先生也问过..."
包拯询问详情,老驿丞回忆道:"那先生戴着青玉扳指,在驿后石壁前站了许久...临走时给了我块银子,说要我留意来打听的人。"
驿后石壁上刻着幅古老的壁画:七匹骏马向着不同方向奔驰。包拯发现其中一匹马的眼中嵌着块小石子,轻轻一按,石壁无声滑开,露出个狭小的密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密室内放着一尊陶马,马腹中空,藏着一卷羊皮。展昭刚要取出,公孙策突然拦住:"有机关!"
果然,陶马的四蹄连着几乎不可见的丝线。包浩小心剪断丝线,取出羊皮,上面画着个奇特的水系图:"不是茶马古道...是地下暗河的走向!"
老驿丞见状,忽然跪下:"大人明鉴!小老儿隐瞒了一事...那先生临走时,往驿井中倒了包粉末,次日井水就变红了!"
公孙策立即检测井水:"是朱砂和...硫磺的混合物!有人在污染地下水源!"
包拯猛然醒悟:"他们要破坏的不仅是地脉...还有整条茶马古道的水源!"
快马加鞭赶到下一个驿站——龙泉驿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惊:驿站旁的千年古井已经干涸,井底裂开一道尺宽的地缝。
"晚了半步..."公孙策检测井壁,"被人刻意炸开的!"
驿卒战战兢兢地回忆:"昨…昨日有位官爷带着工部的文书,说要修缮古井..."
包拯立即检查文书残页,发现印章是仿造的:"追!"
沿着马蹄印追出十里,终于在峡谷中截住了那伙人。激烈的搏斗后,生擒的头目交代:"我们奉钟郎中之命,要毁掉七大驿站的古井..."
"钟郎中不是已经..."展昭突然收声,与包拯交换了个眼神。
包拯沉声道:"有人在冒充钟郎中!"
回到大理城,包拯立即提审府中官吏。一个年轻的书记官承受不住压力,终于招供:"是…是通判大人指使的...他收了南诏遗族的银子..."
通判府早已人去楼空,只在书房暗格中找到半本《水系志》,记载着如何通过破坏特定水脉引发地动的办法。扉页上题着:"水断则脉乱"。
公孙策对比驿站古井的位置:"七大古井恰好位于地脉与水脉的交汇点...破坏它们确实能引发地动!"
展昭从通判的床下搜出个铁匣,里面是七块形状各异的石头,分别来自七大驿站:"他在收集地脉样本!"
包拯立即下令:"立即保护剩下三个驿站的古井!"
快马加鞭赶到第五个驿站——白云驿时,正撞见一伙人在井边鼓捣。展昭飞身擒住首领,竟是失踪的通判!
"晚了..."通判狞笑,"最后两处驿站的水脉已断...三日之内,茶马古道将全线崩塌!"
包拯连夜审问,通判终于交代:最后两处驿站中,第六站的镇物是"金马鞍",藏在驿丞的祖传宝箱中;第七站则是"古道图",刻在驿后石壁上。
"你们永远找不到第七站..."通判突然口吐白沫,服毒自尽。
第六驿站的驿丞是个精瘦老者,听说来意后竟主动捧出祖传的木匣:"先父临终前说,有朝一日若地动频发,便将此物交给官府。"
匣中是一对纯金马镫,底部刻着南诏文字:"'古道尽头,万民归心'。"
包拯仔细检查马镫:"这不是装饰品...是测量工具!"他指向内侧的刻度,"用来测算地脉震动的频率!"
公孙策恍然大悟:"所以七件镇物合起来...是一套完整的地脉监测系统!"
只剩下最后一个驿站——古道尽头的"归心驿"。当三人赶到时,驿站的古井已被破坏,石壁上的刻图也被凿得面目全非。
驿丞老泪纵横:"昨日来了伙强人,逼问'古道图'的下落...老朽实在不知啊!"
包拯在残破的石壁前沉思良久,突然注意到地上散落的碎石排列奇特。他蹲下身,将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