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所言极是!”
户部尚书刘唐反驳道:“两位国公是否言过其实?蒙古虽强,但我朝城池坚固,又何惧之有!”
邓达冷笑一声:“无知!”
刘唐闻言面露不悦。
弘武帝轻咳一声道:“两位爱卿勿须争执。
蒙古不可轻视,若在野外遭遇失败,即便城池也难以久守。
现北辽平定,可调五万铁骑入京以防万一。"
“陛下英明!”
宁国府偏院翠兰院里,秦可卿倚窗而坐,望着窗外。
自从贾珍父子出事后,贾环接管宁国府,秦可卿与婆婆尤氏便在此处居住,衣食无忧,生活惬意。
对此,两人对贾环心存感激。
贾环仪表堂堂,年少即获侯爵之位。
每每见到贾环,秦可卿便心神不定,内心如同小鹿乱撞。
这样的少年,哪个少女不会心动,更何况秦可卿年纪尚轻。
秦可卿暗自叹息命途多舛,若是能嫁给这样的人物,即便一死也是值得。
正感慨之时,屋外宝珠慌忙闯入道:“奶奶,大事不好了,老爷因钟大爷与一尼姑之事气得吐血昏迷。"
秦可卿惊得站起道:“父亲可还好?”
虽非秦业亲生,但她对这个弟弟十分疼爱,没料到秦钟竟做出如此不堪之事,还连累了父亲吐血昏迷。
宝珠摇头道:“不知详情,只传至二门,具体如何奶奶回去一看便知。"
秦可卿难得外出,只能去后堂找贾环。
刚到院门,见小吉祥与小幺儿玩耍,便问:“叔叔在府中吗?”
小吉祥认出是秦可卿,笑道:“三爷在屋里,婶娘自己进去吧。"说完又继续玩闹。
秦可卿入内,见贾环躺在摇椅休息,晴雯在一旁给他捶腿。
晴雯见秦可卿进来,站起身说:“婶娘来啦,请坐。"
贾环听见声音知是秦可卿,勉强起身道:“侄媳妇有何事?”
秦可卿脸微微发红,因家 ** 了尴尬事,一时难以启齿,低声说道:“叔叔,我父亲病危,我想回家看看。"
贾环一听便明白,秦业恐怕时日无多,笑着道:“速回去吧,有难处尽管来找我,晴雯给你派些人护送。"
秦可卿感激道:“多谢叔叔,我即刻就回。"
正如贾环所料,秦可卿赶到秦府时,秦业己逝。
临终时拉着秦可卿的手,嘱咐她照顾好秦钟。
秦可卿望着奄奄一息的父亲,悲痛地说:“爹爹放心。"秦业听后安详离世。
秦府后院。
宝玉劝秦钟:“鲸卿莫要过于悲伤,伯父去世并非全是你的错,人终有老去之时。"这样的冷漠话语,若被秦可卿听见,定会不悦。
秦钟哽咽道:“宝玉,若非我与智能儿的事被父亲发现,父亲也不会因此气急而亡,我确实罪无可赦!”
宝玉只能在一旁安慰。
秦业去世后,秦可卿担心秦钟想不开,请求贾环将他接至宁府居住,方便照料。
贾环深知若拒绝,秦钟可能撑不过多久,毕竟性命关天,便安排他在前院住下。
书中写明,秦业死后秦钟也病故,一是因为秦业赶走了智能儿,二是秦业的离世对他打击过大。
有趣的是,自秦钟入住宁国府后,宝玉时常前来探望,渐渐地病情竟有所好转,秦可卿这个姐姐自然欢喜不己。
秦可卿因秦钟之事对贾环心生感激,虽深知自身身份,但仍满足于默默关注贾环的生活。
康亲王府内,正房之中,康亲王妃为卧床的儿子刘传流泪。
刘传因贾环的伤害,西肢尽毁,只能终生瘫痪。
想到未来悲惨的命运,他对贾环满心仇恨,嘶吼着要求父亲让贾环偿命。
康亲王愤怒地斥责刘传的鲁莽行为,称其自找苦吃,如今的境遇全因自身不当行为所致。
康亲王妃在一旁哭泣,恳求丈夫不要 ** 己受伤的儿子。
十五岁的康亲王次子刘伏表态,表示家族绝不会轻易放过贾环。
刘传对此深感痛苦,本该属于他的世子之位却被刘伏取代,一时间情绪失控,竟晕厥过去。
刘伏对哥哥的表现感到满意,内心暗喜,认为贾环间接成就了自己的地位。
康亲王警告刘伏不可效仿刘传的行为,提醒他近期需避免与贾环发生冲突。
在雁门关外的大营中,蒙古大汗吉日与各部落首领商议军情。
巴尔虎出声说道:“大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