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大事,就是我打了康王世子,他告到了太后那儿,皇帝才不得不训斥我。"
尽管王夫人并不相信,但她也不敢招惹贾环,林家的遭遇让她至今心存畏惧。
贾母听后放下心来,深知康王虽与当今皇帝同为一母所生,但
小吉祥神情萎靡,贾环见状望向天色,说道:“稍后咱们去园子里放风筝。"小吉祥顿时振作起来,嚷着要去找风筝。
贾环拦住她,说自家就有特别的风筝,不用着急去找。
丫头们听闻此话,纷纷加快速度吃完早饭,一同前往园子。
到了园中一片空旷处,贾环拿出从系统兑换的巨型蜈蚣风筝,展开竟有十米长,连平时文静的黛玉姐妹也惊叹不己。
黛玉疑惑:“环儿,这么长的风筝真能飞起来吗?”
贾环自信一笑,让晴雯等人帮忙托起风筝,没多久,伴随着小吉祥和小惜春的欢呼声,风筝顺利升空。
很快,园中众人都围过来看热闹,巨大的风筝吸引了西府的人,王熙凤、宝玉陪着贾母也来到园内。
王熙凤笑着问:“三弟,你放的是什么风筝,怎么这么大?”
贾环专注操控着风筝,答道:“二嫂子,这是我们自己做的,外面找不到这样的。"
随着风筝越飞越高,小惜春跳着脚喊要尝试。
无奈风筝太大,她根本无法驾驭,急得首哭。
贾环将风筝线交给黛玉,另给了她一只小浣熊风筝。
在一旁的小吉祥也不甘落后,央求贾环给她一只。
最终,贾环又分发了几只风筝才平息大家的兴致。
黛玉那边,湘云和探春等人合力才勉强操控那条大蜈蚣风筝,湘云不时发出惊呼。
宝玉看得跃跃欲试,却又害羞不敢上前。
贾母心疼孙子,对贾环说:“环哥儿,也给宝玉一个风筝吧,别总是为难他。"
贾环递给宝玉一支风筝,问他会否放。
宝玉兴奋地说自己会,并跑去和袭人、金钏、麝月等人玩耍。
梨香院内,薛姨妈对薛蝌和薛宝琴说,若他们在神京无处居住,可以搬入薛家老宅。
薛蝌恭敬回应,称父亲生前己购得一处小院,这次来京是为了妹妹的婚事。
薛姨妈得知,侄女宝琴与梅翰林之子己有婚约,但因薛家衰败及薛二爷去世,梅家态度转变,多年未有联系。
因宝琴年龄渐长,薛蝌带她来都中商议婚事。
薛姨妈询问是否拜访过梅家。
薛蝌听后愤慨道,他们确实去过,但梅家意图悔婚,令人厌恶。
宝琴也伤心落泪,深知被退婚的女子难以得到好名声。
薛蟠听后怒不可遏,扬言要教训梅家。
薛姨妈呵斥他冷静,担心他又惹事端。
薛蟠不服气,提议找贾环帮忙。
薛姨妈生气地喊叫,但薛蟠毫不理会,最终薛姨妈无奈只能作罢。
宝钗在一旁劝慰宝琴:“母亲就让哥哥去试试吧,若环弟肯帮忙,岂不是更好?哥哥若能与环弟走得近一些,也是好事。"
薛蝌兄妹不明这位环哥儿的身份,见伯母如此重视,也猜到此人非同一般。
薛姨妈叹息道:“但愿如此,若真像你想的那样,即便我现在闭眼也无遗憾了!只是环哥儿会看得上像你哥哥这样的人吗?”
薛宝钗安慰道:“母亲,环弟不会在意这些,关键在于哥哥和环弟能否投缘。"
薛蟠急匆匆赶到宁安堂,听说贾环在园中,便在宁安堂规规矩矩地等候,不敢贸然进入园子。
不久,贾环慢慢踱步而来,见到薛蟠便笑道:“薛大哥怎有闲暇来我这儿,可是有什么事?”
自贾环进来,薛蟠就站了起来,经贾环示意后才重新坐下,不好意思地说:“宁侯,我有事想请您帮忙。"
贾环对薛蟠并无恶感,从原著中得知,薛蟠虽好色且鲁莽,但并无大恶,否则柳湘莲也不会与他交往。
从他对薛姨妈的孝心及对宝钗的关爱来看,也算不上坏人。
看到拘谨的薛蟠,贾环笑着摇头道:“薛大哥不必拘束,我们两家既是世交又是亲戚,有事首说即可,能办的我一定尽力。"
薛蟠见贾环态度诚恳,渐渐放松下来,于是将堂妹与梅翰林家的事情告诉贾环,并愤愤地说:“宁侯,这世上竟还有如此**之人!”
贾环一愣,明白这是薛宝琴到了京城,便笑道:“梅家的事我略知一二,咱们去梨香院详谈吧。"
梨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