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作为贾家人,这些都是我该做的。"随即也喝了酒。
贾母笑道:“这需要才能,族中子孙众多,却并非人人皆能,你不需太谦逊,未来家族还需你来支撑。"
贾环听后回答:“祖母,宁荣两府本是一家,荣辱与共。"
贾母高兴地说:“好!有了你这句话,我就安心了,即便此刻离去,也能去见先祖了。"
黛玉笑着说:“外祖母身体康健,必定长寿。"
贾母哈哈大笑:“我还没享够福呢,得亲眼看到你和环哥儿的孩子长大才行。"
黛玉脸红嗔怪道:“外祖母……”
王熙凤也附和道:“老祖母健康长寿,定能看到三弟的孩子成家立业,那时玄孙陪伴您,岂不是更欢喜?”
贾母闻言大笑:“借你的话,我要多活几年,让你们看看下一代。"
薛姨妈插话说:“老太太,环哥儿妻妾成群,将来玄孙陆续出生,您可别嫌麻烦啊。"
贾母笑着回应:“不嫌,热闹就好。"
一旁的黛玉瞪了贾环一眼,让他有些紧张。
王熙凤打趣道:“林妹妹,你得看好自己的人,三弟这般出众,怕是有不少人惦记呢。"
黛玉并未生气,只是笑着回应:“二嫂子无需用话来讽刺我,若他真有能力,自然可以迎娶他人入门,我并非不容人之人。"
贾环听后急忙解释:“林姐姐,我何时说过要带人回家?如今家中情况你也清楚,不会再有此事了。"
黛玉见贾环言辞首白,不禁轻斥:“胡说什么!我何时阻止你带人进门?男子纳妾本属常事,况且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贾环连连点头:“是,是我的过错。"
黛玉更觉尴尬,再次轻啐:“真是的!”
贾母在一旁笑道:“环儿啊,东府只剩你一人继承香火,应当多考虑家族未来。
在此时,切勿再与人争执。"
次日。
五嫂子前往宁国府向贾环道贺,归途中经过前院,隐约听见一个熟悉的嗓音,仔细回忆后确认正是前几天所闻之声。
她拉住身旁侍从询问:“那位年轻人是谁?为何出现在宁国府?”
侍从认识五嫂子,立刻回答:“五太太,他是后廊的贾菖,来府中帮忙的。
听说国公爷准备宴请开国功臣。"
五嫂子听罢迅速回到内宅。
贾环发现五嫂子返回,疑惑地问道:“五嫂子为何又来了?莫非遗漏了什么未讲之事?”
五嫂子环顾西周,示意贾环让晴雯等人回避,这才低声说道:“环儿,刚才我在前院无意间听到了那件关于马道婆的事,后来得知是后廊的贾菖所为。
你需小心提防,听说今日要宴请功臣,若有他在场,可别出了差池。"
贾环严肃地说:“五嫂子,你确定是贾菖吗?”
五嫂子肯定地说:“环儿,绝不会错,我还不到糊涂的时候。"
贾环道:“三弟多谢五嫂子告知。"
五嫂子离开后,贾环召来周扬吩咐:“派人把贾菖拘押起来,随后由我亲自审问。"
周扬拱手答道:“遵命。"
贾菖正在帮忙时,突然被宁国府的亲兵捆绑,押至一处偏院看管。
他的亲族不明所以,急忙向荣国府求助。
贾母得知后皱眉问道:“环哥儿为何抓了贾菖?”
贾政答道:“儿子并不清楚,只是有人前来禀报,儿子便立即告知母亲,具体缘由实在不知。"
贾母看着儿子,满心失望。
若非林如海帮忙谋得刑部闲职,他现在仍是个员外郎。
这样的能力,连她也不会重用。
“毕竟是族人,若无罪名便随意拘捕,实在不成体统。
鸳鸯,你去叫你三爷过来,我要问问究竟。"
贾环正打算审问贾菖,却听见鸳鸯笑着通报:“三爷,老太太请您过去一趟。"
贾环皱眉道:“老祖宗找我有什么事?要紧吗?”
鸳鸯将族亲求情之事告诉贾环,贾环冷笑一声:“真是不知死活。"
到了荣庆堂,贾环向贾母行礼后问道:“老祖宗召孙儿来所为何事?”
贾母笑道:“鸳鸯没告诉你?”
鸳鸯脸红低头不语,贾环说道:“鸳鸯说了,但贾菖绝不能放,此事关系重大。"随即将五嫂子与马道婆之事告知贾母。
贾母听后大怒:“这种该死之人还敢求情,该当乱棍 ** !即使按族规,也难逃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