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你们却设宴欢庆,真是自寻死路!”
康亲王开怀大笑后说道:“去吧,让贾家的热闹与气派在京城广为传播,越轰动越好!”
太 ** 命后回应:“是,王爷,我这就安排,确保整个京城都知晓贾家的富裕。"
太监离开后,康王世子疑惑地问:“父王,这样做真的有效吗?”
康王瞥了他一眼说:“你不懂,皇上刚丧子,贾家却大摆宴席,皇上心中能痛快?贾家越显赫,皇上心里就越不舒服,久而久之,这成了他的心病。"
康王世子笑着附和:“父王英明,这样一来,无需费力,就能让贾环处境艰难,将来也有助于为大哥 ** 雪恨。"
宁国府。
宴会结束后,贾环带着黛玉等人回到宁国府。
踏入后堂,黛玉立刻坐下说道:“紫鹃,快给我倒杯茶,累死我了。"
紫鹃赶紧端来一杯温茶递给黛玉,她喝了一口,皱眉抱怨:“怎么不是大红袍?”
紫鹃忍俊不禁:“王妃,您嫁过来时的茶叶都被老爷拿走了,现在府里的也己用尽,所以只能泡龙井。"
黛玉听后望向贾环,撒娇般说道:“环儿……”
旁边的宝钗好奇追问:“林妹妹,什么大红袍?难道你还藏着私货?”
黛玉解释道:“宝丫头,你刚来没多久,怎会明白?大红袍是一种名茶,尝过便知。
这种茶只有我和环儿有,连贾母都没分到,宝姐姐自然不知。"
贾环无奈一笑:“林姐姐,你这是把我惯坏了!”
随即吩咐晴雯:“去取两罐大红袍来,给林姐姐和宝姐姐每人一罐。"
晴雯领命离去,不久便捧着三罐茶叶进来,笑道:“三爷,您的茶叶也用完了,所以我拿了三罐。"
贾环脸色一沉,心想这傻丫头,茶叶到了林姐姐那儿还能收得回来吗?
果然不出所料,晴雯惊讶地看着黛玉接过托盘,将一罐茶递给宝钗笑道:“宝丫头,慢慢享用,这种好茶可不容易得。"接着转向晴雯说:“三爷不用喝这个,明天让人从林府取些上等的老君眉,他一向喝大红袍,真是糟蹋好茶!”
宝钗望着手中的小铁罐,心想连黛玉都如此看重的茶叶定非凡品,于是将茶叶交给莺儿,对黛玉笑道:“林丫头,我也想尝尝你珍而重之的茶。"
黛玉听后假装生气地笑说:“没想到宝丫头你也很小气。"随即吩咐紫鹃:“去泡三杯茶来。"
紫鹃笑着准备时,黛玉补充道:“对了,三爷的就用龙井好了。"紫鹃脚下打滑,奇怪地看了贾环一眼。
贾环苦笑着说:“林姐姐,你也太吝啬了吧,那是我的茶!”
黛玉柳眉微挑,虚指着贾环说道:“你意欲何为,环儿!”
贾环只能苦笑坐下。
不久,紫鹃端上茶,贾环闻出是大红袍,笑着对紫鹃点头,却被她翻了个白眼。
宝钗首次闻到大红袍的香气,立刻沉醉其中,啜饮一口,闭目回味良久后睁开眼问:“林丫头,这是什么好茶,我从未喝过,我们家世代经商,连贡茶都品尝过。"
黛玉笑道:“这大红袍只有环儿那里才有,世上别无分号。
你也知道,我们家有些东西都是环儿弄来的。
就连我父亲都赞赏不己,他的那份也被拿走了。"
又笑了笑说:“宝丫头,你要节约饮用,环儿也不多,连老太太那边都没分到。"
宝钗笑着回应:“知道了,林丫头你也太啰嗦了!”
贾环喝完茶说道:“大家都累了,下午好好休息吧。"
次日,薛姨妈来看望宝钗,在偏房拉住她的手说:“宝丫头,我也没为你准备什么嫁妆,这里有五十万两银票,你收下。"说着,递给她一个锦匣。
宝钗连忙推辞道:“母亲,当初我嫁过来时己经给了二十万两银子,足够用了,这些钱还是留给哥哥吧。"
薛姨妈听后笑道:“你以为这是谁的意思?还不是你哥哥提的。
他说父亲临终前嘱咐他照顾你,可他自己也不过是个普通人,帮不上什么忙。
于是把家里的财产分成两份,除了店铺和地契不能动,其余的都分成两份,这一份本就是你应得的。"
宝钗还想推辞,薛姨妈笑着说:“宝丫头,你就别推辞了,以后能帮衬就多帮衬你哥哥一些就好。"
莺儿端着茶上来,说道:“太太喝茶,这是王妃特意给您准备的。
昨儿在王爷那儿得到的,您刚到,就让人给您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