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前往荣庆堂。
荣庆堂内气氛凝重,黛玉、宝钗、湘云皆在场。
贾环向贾母请安后问及缘由。
贾母抹泪叹息:“环儿,你得为琏儿讨个公道,他死得好冤!”
贾环震惊不己,目光扫向黛玉,她轻轻点头示意。
他随即追问:“老祖宗,究竟为何?他是怎么死的?大伯父和父亲呢?为何不见踪影?”
贾母哽咽说道:“你大伯和你父亲忙着处理琏儿的后事。
至于他怎么死的……我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是被谋害的,而凶手现己被拘押在顺天府。"
贾环坚定地说:“老祖宗,我去顺天府查探,您放心,琏二哥的死绝不会不了了之!”
话毕,便快步离开荣庆堂,留下众人继续劝慰贾母。
贾母哭诉道:“我究竟做了什么孽,为何又要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先前失了珠哥儿,如今琏哥儿又离我而去,这般打击叫我如何承受?”
黛玉等人只能在旁劝慰。
顺天府。
贾环刚到门口,就见顺天府尹迎上前来道:“下官拜见王爷!”
贾环摆手示意免礼,问道:“贾琏究竟是谁害的?又因何事?”
顺天府尹答道:“王爷,请进内详谈,此处不便多言。"
贾环点点头,随顺天府尹入内。
进入大堂后,贾环与府尹对坐,听其详细说明案情经过。
原来,贾琏常居尤二姐家中,尤三姐也时常探望姐姐,两家关系尚好。
某日,贾琏得知尤三姐在外唱曲时受人欺辱,便前去理论。
他认为凭贾家的势力,不会有人敢不给面子,只是想摆摆架子罢了。
不曾想,北静王的妻弟恰巧也在场。
尽管贾家地位显赫,但北静王府也不是好惹的,其妹夫自然无所畏惧。
二人争执升级后动起手来,旁观者因惧怕卷入权贵纷争,只作壁上观。
北静王的妹夫身材矮小,难以敌过贾环,情急之下抓起柜台上的切肉刀,一刀刺中贾琏胸口,致使贾琏丧命。
顺天府尹说道:“王爷,此案己彻底查清,实属意外,还请节哀顺变。"
贾环回应道:“若真是意外,大人自当依法处置,本王绝不插手;但若有任何人妄图徇私舞弊,本王也绝不会轻饶!”
他表明立场,既支持依法办事,又警告不可有人试图包庇。
顺天府尹保证道:“王爷放心,此案定会公平审理。"
贾环起身道:“那本王先行告退,静候佳音。"言毕,离开大堂返回荣国府。
回到荣庆堂,贾环向贾母详细说明了事情经过,表示:“老祖宗,此事纯属意外。
请放心,孙儿定会让凶手付出应有代价。"
贾母听后悲从中来,说道:“都是尤家姐妹害的!若非她们,琏儿怎会丧命!鸳鸯,快把尤二姐赶出去,把孩子接回贾家。"
鸳鸯认为此举对尤二姐不公,用目光询问贾环的意见。
贾环对贾母道:“老祖宗,琏二哥刚离世,生前深爱尤二姐和孩子。
我们这样做不是伤了他的心吗?依我看,不如维持现状。"
贾母沉思片刻,说道:“罢了,就按环哥儿说的办。
只是尤三姐绝不能再踏进那院子。"
贾环点头应允:“一切都听老祖宗吩咐。"
贾母又问:“环哥儿,琏儿去世且无子嗣,这爵位继承之事,你怎么看?”
贾环心想时机到了,毕竟贾母多年钟爱的孙子,但表面上却说:“老祖宗,按理应由大老爷的庶子贾琮继位。
不过此事不急,大老爷身体尚佳,即使继承也需十多年后。"
贾母思索后认可此理,便道:“环哥儿说得有理,那就暂且搁置此事。"
北静郡王府。
后院中,北静王正妃满面愁容对水溶哭诉:“王爷,求您救救我弟。
他是我家唯一的男丁,肩负家族香火重任,您可不能坐视不理啊!”
北静王正妃出身五品官之家,父亲亡故后仅余一子,即为北静王妃之弟。
如今因事牵连到贾府嫡系血脉,令她万分焦虑。
北静王皱眉道:“王妃,贾家地位不同寻常,如今理亏的是我们,又是世代交好的亲戚,叫我如何开口求助?”
北静王妃慌忙跪下恳求:“王爷,若您袖手旁观,我弟必死无疑!望您伸出援手,只要保他性命即可。"
北静王水溶叹息一声,亲自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