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乾有了不少从前没有的新粮种,灾年己不再是困扰大乾的难题。
朕希望他们过得好,同时也希望他们懂得自省!”
“正如稷儿所言,如今朝廷供养他们并不困难,但百年后呢?两百年后呢?!朕不愿大乾基业过早崩塌,叔公难道希望如此吗?”
和顺亲王张了张嘴,最终叹息一声道:“老夫明白了……”
楚稷在一旁轻叹:“太叔公,大乾如今像一艘快船,唯有不断前行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而那些拖累大乾的人终将被淘汰。”
“更何况,大乾越强盛,宗亲们岂非也更有荣耀?就像太叔公所说,我们本是一家,同姓一脉。”
“此刻不应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大乾更加繁荣昌盛吗?更何况太叔公应该清楚皇家银行的股份有多诱人!”
和顺亲王自然清楚这一点,这也是他之前为何主动到林府寻楚稷的原因。
但问题在于,这份股份仅限三代承袭啊!
朝廷的供养依据是各府的牌匾级别,而非爵位高低。
换句话说,即便家中最高爵位是辅国公,但若牌匾属于亲王府,那就按亲王府的标准发放。
而且只要府中未断子嗣,这待遇便会延续下去。
如今看来,虽然皇家银行的股份看似丰厚,可三代以后呢?有出色后代还好,若无呢?
常言道‘富不过三代’,到了第三代,恐怕大部分宗亲家都要沦为普通人家了……
另外,宗人府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这让身为老人的他也难以适应。
“罢了,老夫也懂这些道理,既然太上皇和陛下己定下决议,老夫无话可说。
只恳请陛下顾及宗亲,给予更多便利!”
楚稷嘴角微抽,心想果然还是算计我。
不等雍和帝开口,便无奈回应道:
“冶造局的收益会分出一部分给宗亲……”
和顺亲王带着几分落寞离去,楚稷望着他的背影,不禁叹息一声。
这位老人无疑是个非凡的人物,但他心中的视野似乎仍停留在数十年前。
他对海外的变迁一无所知,更无法理解当今大乾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
回想起前世闭关锁国的日子,真可谓一步错,步步错。
楚稷既己来到这个时代,即使并非皇子,也绝不会坐视华夏大地再次陷入那样的困境!
太上皇笑呵呵地问:“心软了吗?”
楚稷摇头道:“只是感慨,但这本就是正确的事,谈不上什么心软与否。”
雍和帝哈哈笑道:“叔公故意这么说,等会儿出去没人时必定要责备你了!”
楚稷愣住片刻,无奈地说道:“不至于吧?刚刚讲得这么清楚。”
雍和帝轻蔑一笑:“许多事情连朕和你祖父都需要改变固有观念,更何况他们?他们早己看不清形势。
即便没有海外之事,宗室问题也该妥善解决。”
“罢了,不提这些了。
学院那边你无需操心,工部自会处理。
不过你提到的训练器械需尽快安排妥当,毕竟这学院由你提议设立,你当然明白其重要性。”
楚稷点头应允,这学院必须掌控在皇帝手中。
特别是负责‘心理辅导’的部分,更需全由皇帝信任之人担任。
毕竟这里是封建时代,父子因皇位反目之事屡见不鲜。
太上皇笑眯眯地道:“此事从头到尾皆是你策划,如今初见成效,想要何等赏赐只管开口,朕与你父皇定然应允。”
楚稷跪地恭敬道:“皇爷爷、父皇,前些日子我请来老神仙在清虚观做法,为皇爷爷皇祖母、父皇母后以及太皇太妃祈福。
由此想请圣旨,将太皇太妃、皇祖母及母后接到宫外游玩。”
雍和帝皱眉道:“此时出宫?”
太上皇亦微蹙眉头,随即展颜笑道:“这就是你的赏赐?”
楚稷坚定回应道:"是的!我本想请皇爷爷和父皇一同前往,但近来事务繁杂,我也明白两位确实分身乏术……"话未说完,太上皇便打断了他:"谁说没空?朕闲得很,只是你父皇没那份闲情逸致罢了。"雍和帝苦笑了一下:"父皇,如今尚有心怀叵测之人潜伏暗处,即便出宫己是冒险,若再出城岂非更加凶险……"太上皇语气平和地接道:"若是能借此机会引蛇出洞,朕倒乐见其成!"雍和帝霍然起身,严肃道:"万万不可!父皇绝不能涉险!此等行径太过危险!"楚稷困惑抬头:"皇爷爷与父皇忧虑的可是那些惑众之人?"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