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轻斥道:“你真是……”
“你又在胡言乱语些什么!姑娘们都脸皮薄,她们可不像你这般肆意妄为。
再说,你年轻时见琏兄弟时还不是一样矜持?”
王熙凤愣了一下,随即冷笑一声,“我有什么不敢做的?谁不知道我是凤哥儿?只要我想,这世间没什么是我畏惧的。”
她话音未落,便转向尤氏,不等李纨开口,就问:“夏家的婚事为何如此匆忙?即便蓉儿要去别处任职,难道他回来就不能再议了吗?”
尤氏心中一颤,她己猜到楚稷的意图。
他不仅想在贾蓉与夏金桂成婚之夜搞些名堂,还想长期控制夏金桂……这种事她怎敢首言,只能重复先前的借口。
王熙凤狐疑地盯着她:“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话音未落,李纨在一旁笑道:“你这凤丫头是不是管家管出瘾来了?连东府的事也要插手?”
王熙凤哈哈大笑:“知道你们关系好,今天合伙挤兑我是不是?一个贵为王爷的大姑姐,一个又是王爷门生的母亲,啧啧!”
李纨和尤氏对视一眼,李纨皱眉啐道:“你说话注意些!我虽有克夫之名,但毁了王爷的声誉岂不是连累姑娘们和整个贾家?”
王熙凤甩了甩帕子,不屑道:“你想太多了!我家琏儿还在王爷手下做事,我能害了王爷?就你们心思多,想东想西的,我只是随口一说。”
说完,她也不等二人反驳,凑近低声道:“你觉得现在有没有姑娘单独去见王爷的?要不我们去 ** ?”
李纨和尤氏同时啐了一口,尤氏叹道:“你以为姑娘们像你一样?个个脸皮薄得很,就是王爷主动找她们,她们也会躲着不见的。
不然刚才怎么就散了?”
王熙凤哼了两声:“不见得吧,这不刚散了,就有机会独自回去了。”
“少胡说!你怎不提自己去找王爷的事?珍大嫂,咱们走,让她自个儿留这儿,爱去哪儿去哪儿!”
王熙凤瞧着二人离去,耸耸肩道:“不信姑奶奶?等我去偷偷瞧一眼。”
王熙凤并非想捉奸,姑娘们的侧妃名分己定。
她只是起了恶作剧的心思,打算稍后逗弄一番。
于是她并未追赶李纨和尤氏,而是返回了道观。
尤氏回头一看,无语地说:“这凤丫头真回去啦,莫非是去找王爷?”
李纨亦吃了一惊,随即摇头道:“不会的,别看凤丫头平日大大咧咧的,其实挺守规矩的。
她最疼姑娘们,该是去找她们了。”
尤氏一想也对,可谁也没想到王熙凤此时真的去了楚稷那里。
李纨笑问:“近来你跑王府挺勤嘛,不怕人说闲话?”
尤氏心下一惊,无奈地说道:“我能怎样?老爷总让我去看大姑娘,你也清楚是怎么回事。
西姑娘虽是侧妃,但她跟我们不熟。”
“王爷平时不在府,老爷不便走动,自然是我去。
就想给王爷留个印象,你看蓉哥儿不就沾光了吗?”
李纨笑道:“老太太还说珍大哥这事做得欠妥,容易让大姑娘为难。
不过也不好明说珍大哥,他是贾家族长。
让我转告你,也劝劝他。”
此刻无人怀疑尤氏也被楚稷染指,毕竟尤二姐、尤三姐都被送去,而尤氏仍是宁国府主母。
但越是无人怀疑,楚稷与尤氏越是放肆……
尤氏忙答应道:“回去跟老爷说说,蓉哥儿的事定了,我也就不用常去了。”
她嘴上如此,心里却暗忖:
“以后王爷会常来宁国府‘喝酒’了,至于我和未来的儿媳妇能否‘合得来’,就不得而知了……”
尤氏出身清白,虽为续弦,却非依附他人得地位。
因其父生前为六品官且饱读诗书,远胜其他妾室,故得以主持宁国府事务。
此举亦为家族颜面考量,毕竟府上时常有外客往来。
尤氏聪慧,深知自己与夏金桂的命运无法逃避……
另一边,楚稷见宝钗害羞得不敢抬头,贴近耳边低声问:“宝妹妹为何不肯看我?”
宝钗更是羞红了脸,扭头避开。
每次独处,宝钗心中总似有火焰燃烧,但她不知这正是因她多年压抑本性所致。
人们常说她处事淡然、办事无情、性情稳重、待人谦恭,但她内心实非如此。
幼时她爱读书嬉戏,父亲去世后见兄长薛蟠难担家事,才收敛性情。
薛姨妈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