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束缚更深。
贾母这么做,是想让事情逐渐平息。
先让外界知晓王熙凤因夫妻不合而返回娘家,避免闹出更大动静,甚至闹到人尽皆知的地步。
等事情渐渐冷却后,再公开和离便顺理成章。
顺天府那边无需担忧,坐镇那位置的人都是头脑清醒的,不会胡乱传播消息。
楚稷低声说道:“再过几日我的事务就能告一段落,若无意外,半月内就能带你们去温泉度假。
到时我会专门安排一处宅院,让你好好放松一下!”
李纨抿了抿嘴唇,最后轻轻哼了一声,什么也没说出口。
但她内心是期待的,毕竟楚稷对她可谓是一往情深……
忽然,李纨想起了薛宝琴的事情,低声问道:“梅家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在娘家时听父亲说起过,梅家是耕读传家的名门,真正的清流。”
楚稷冷笑一声:“清流?这世上又有多少真清流?要是人人都如你所说的这般清流,这大乾早就完了!”
梅翰林皱眉沉思:
薛家如今究竟意欲何为?是想借此宣扬两家的婚事,还是意图逼迫我们梅家表态?真是荒唐至极!竟以为攀附肃王后,我们就得卑躬屈膝?简首痴心妄想!来人,告知薛家,我梅家不承认这门亲事!
薛家,
宝钗看完手中的信,递给宝琴,笑着说:
“你瞧,这事根本无需烦恼。
梅家不仅不认可这门亲事,还退回了生辰帖子。
这种以清流自居的家庭,强硬施压只会适得其反,必须让他们自鸣得意。”
“如今稷哥哥最受宠爱,那些清流偏要唱反调。
以为这样能显示高洁,殊不知完全是胡闹,毫无为国为民之心。”
薛姨妈哭笑不得地问:
“所以你是让人在梅家的老亲旧友面前传播琴丫头的事?目的是让梅家认为薛家要将此事闹大,还是用王爷的身份来施压?”
宝钗点头笑道:
“正是如此。
梅家即便为了所谓的清流、耕读世家的名声,也不会对此置之不理。
据我观察,梅家最初本打算冷处理此事。”
“让琴妹妹和姨母以为事情己无希望,主动退亲。
这样坏名声全由薛家承担,而梅家毫发无损。
可见梅家远不如外界传闻中那般高尚,也有小人之举!”
宝琴钦佩地看着宝钗,薛姨妈也连连赞叹。
母女俩急得团团转,束手无策。
然而宝钗只说了几句话,梅家便迅速回信。
薛姨妈有些担忧地问:
“有了信和生辰帖子,是否就不用再担心被牵连了?要不要告诉王爷?”
宝钗抿了抿嘴唇,想起在蘅芜院的经历,脸颊泛红道:
“那……明日我去一趟王府,向稷哥哥说明情况。”
薛姨妈和薛夫人见状以为她是害羞,笑着调侃几句。
宝钗更加害羞,因为她此刻想的并不是少女该有的心思……
宝琴在一旁问道:
“姐姐,我能不能一起去,亲自向王爷道谢?”
宝钗急忙回答:“不必了,这件事是稷哥哥让林妹妹转告你的,这就表示他不便参与其中。
你若是一同前去,反倒让稷哥哥难以推辞。”
“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段姻缘。
虽然这是为你好,但旁人不知内情,稷哥哥最好完全不沾边。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清楚梅家究竟犯了什么错,谨慎为上。
而且,也不知道这次灭佛是否与外界的灭佛行动有关。”
薛夫人叹息道:“是啊,现在还不清楚梅家到底出了什么事,但从王爷的态度来看,肯定不是小事。
也不知是否与灭佛一事相关……”
薛姨妈念佛道:“这次灭佛行动实在太严厉了。
听说神京城内外的僧尼总数不能超过一千人,几天后就要进行辩法,超过一千人的僧尼都会被强制还俗!”
“神京还能保留这么多僧尼,己经算是不错了,其他县不超过五十人,各府不超过一百人。
这样算来,不知会有多少高僧被迫还俗,如尘大师真是罪孽深重啊!”
薛夫人连连点头:“是啊,如尘大师确实是做错了。
天下寺庙众多,会有多少高僧被迫还俗?到时候恐怕会生出不少事端,都怪药王庙这种淫寺,连累了各地寺庙。”
这就是报社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