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我在大夏当权臣 > 第72章 北疆烽烟

第72章 北疆烽烟

——京城·紫禁城——

太极殿早朝的鎏金自鸣钟刚敲过十下,那钟鸣裹挟着黄铜特有的沉厚,从雕花钟架上漫开,沿着描金的殿梁蜿蜒流转,像一条无形的绸带缠过盘龙柱上的鳞爪,又从檐角垂落的琉璃铃铛间钻过,迟迟不肯消散。/r,i?z.h?a¨o¨w+e-n?x?u.e\.¢c~o+m-

我坐在紫檀木龙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奏折边缘的云纹暗绣。阶下的文武百官跪得密不透风,藏青与绯红的官袍在金砖地面铺成一片沉默的海,乌纱帽的翅角在晨光里泛着整齐的微光,连呼吸声都压得极低,只剩檀香从鼎中袅袅升起,在梁柱间织成一张沉闷的网。

掌心的奏折不知何时已被捏出深深褶皱,宣纸的纤维在指节用力处发出细微的脆响。昨夜灯下批阅的字迹仿佛还在眼前跳动,边关急报的朱砂印刺得人眼疼,可阶下这群人,此刻头颅垂得比谁都低,方才议事时的推诿与沉默,比殿外七月的暑气更让人窒闷。

钟鸣的余韵终于淡了,殿内静得能听见自己胸腔里沉重的心跳,与那道捏在奏折上的褶皱一起,越陷越深。

辽东总兵那八百里加急的奏章就摊在御案中央,墨迹尚未干透,却字字如血:「鞑靼俺答汗集兵十万,犯大同,杀掠甚众」。

“诸位爱卿。”我抓起奏折狠狠掷于阶下,宣纸划过一道惨白弧线,“这就是半月前你们齐声保证的'北疆太平'?”

纸页簌簌落在兵部尚书崔呈秀面前。这位历经三朝的老臣身子猛地一颤,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声音发颤:“老臣失察,罪该万死,请陛下治罪!”

“治罪?”我发出一声冰冷的嗤笑,“崔卿可知大同镇昨夜三更传来的最新战报?”目光如刀,扫过那些把头埋得更低的群臣,“七座军堡被焚为焦土,三千百姓被绳索串成一串,沦为俺答汗的奴隶!而我们的边军——”手掌突然重重拍在龙案上,紫檀木桌面发出不堪重负的闷响,“还在用洪武年间传下来的火铳,去对抗敌人能轰塌城墙的新式火炮!”

殿内霎时死寂,连呼吸声都仿佛被抽干。?z¨x?s^w\8_./c_o.m-窗外五月的槐花香顺着半开的窗棂漫进来,甜腻的香气缠绕着满殿的肃杀,竟生出种诡异到令人心悸的反差。

“陛下。”唐若雪从文官列中缓步走出,绯色官袍衬着玉带,更显得她眉目如画,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锐利,“臣查过去岁兵部账册,单单拨付辽东的军械银,便足有八十万两。”

这句话像火星溅入滚油,瞬间炸开了锅。户部侍郎抢先跳出来辩解拨款流程合规,工部尚书红着眼圈哭诉铁矿开采不足,兵部各司官员更是互相推诿,顷刻间朝堂便成了吵嚷的集市。我冷眼看着这场闹剧,眼角余光却瞥见厉欣怡站在角落,指尖在紫檀算盘上无声地滑动——这是她心算到关键处的习惯。

“肃静!”陈芝儿突然一声厉喝,清亮的女声压过所有嘈杂。这位刚晋升都督同知的巾帼将军按着腰间佩剑出列,甲胄碰撞发出清脆声响:“末将请命,率神机营精锐北上,十日之内必抵大同!”

我正欲开口准奏,厉欣怡却轻步上前:“且慢。”她捧着一本蓝布封皮的账册走到殿中,“据南北商队传回的情报,俺答汗的火炮购自罗刹国,而铸造炮身的精铁,皆来自晋商走私。”

唐若雪瞳孔骤然一缩,几乎是立刻吐出一个名字:“范永斗?”

“不止。”厉欣怡翻开账册,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人名,“宣府张家、大同王家皆有参与,甚至……”她抬眼,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崔呈秀,“兵部有人收受俺答汗所赠貂皮千张、东珠百斛。”

崔呈秀的脸霎时变得如死灰般惨白。¢卡+卡-小?说·网` _首^发+我盯着账册上那些熟悉的名字,脑中轰然一响,突然想起三年前,方舟AI曾发出的警告:技术一旦无序扩散,必然导致力量失衡。

“陈芝儿。”我沉下声音,字字清晰,“给你三千营、五军营的精锐,再配发灵炁步枪两百支。记住——”我走下御阶,亲手为她理了理肩头歪斜的麒麟补服,指尖触到冰凉的甲片,“此战既要扬我国威,也要……取到铁证。”

她单膝跪地,甲胄与金砖碰撞发出铿锵之音:“末将明白!”

“唐若雪。”

“臣在。”

“即日起彻查晋商通敌案,朕赐你王命旗牌,三品以下官员,先斩后奏。”

“臣领旨。”

最后,我看向厉欣怡:“爱卿的商队……”

“已备好三百峰驼队。”她嘴角噙着一抹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