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是送客之意。李白行礼告退,吴筠也借口相送,三人一同离开凉亭。
走出玉真观大门,李白长舒一口气,脸色仍不太好看。吴筠拍拍他的肩膀:\"驸马性子直,不必介怀。公主既已答应举荐,便是大好事。\"
李白勉强一笑:\"多谢道长引荐之恩。\"
回程的马车上,李白一直沉默不语。叶尘小心开口:\"公子,今日公主很是欣赏您的诗才...\"
\"那张垍算什么东西!\"李白突然爆发,\"不过仗着驸马身份,也敢轻视于我!\"他一拳捶在车厢壁上,震得车窗簌簌作响。
叶尘连忙劝道:\"公子息怒。驸马之言,不过是因为嫉妒公主对您的赏识。若因小失大,岂不辜负了公主美意?\"
李白深吸几口气,渐渐平静下来:\"你说得对。大丈夫能屈能伸,待我入得朝堂...\"话未说完,但眼中锋芒已让叶尘心头一凛。
历史上李白入翰林后确实因狂傲得罪权贵,这正是叶尘需要小心引导的地方。但他不能直接告诫诗人该怎么做,只能寻找合适的机会潜移默化。
回到客栈,李白立刻伏案修改诗稿,为三日后的宫宴做准备。叶尘在一旁研墨铺纸,偶尔提出些小建议。令他欣慰的是,李白似乎采纳了他关于道教题材的建议,新写的几首都带着仙风道骨的气息。
\"阿尘,你觉得这首如何?\"李白将刚写完的诗推过来。
叶尘细读一遍,是首描写华山仙境的作品,辞藻华美,意境高远。\"公子此诗飘逸绝尘,定能得圣上欢心。\"
李白摇头:\"我要的不是圣上欢心,是要他明白我李白的才华!\"说着又提笔修改起来。
叶尘暗自叹气。诗人这种傲骨虽是才情的源泉,却也注定他在官场上步履维艰。作为穿越者,他既不能改变历史大势,又要确保李白在挫折中创作出不朽诗篇,这平衡实在难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