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 > 第234章 开创女子参军之先河!

第234章 开创女子参军之先河!

穆彰阿领命出殿后,嘉庆帝开始了今日的主题——女子参军问题。+顽¨夲`鰰¢栈? .芜?错.内~容/

早在上次传信兵回京的时候,嘉庆帝就己经收到福长安的奏报,询问是否可以让女子参军。

作为曾经新世纪的一员,前世那会儿,女子参军己经习以为常。但在封建社会的古代,大家的思想还停留在男耕女织和男主外,女主内这个阶段。

“诸位爱卿,前几日福长安的奏折你们也都传看了,关于女子参军入伍,尔等有何看法”?

果不其然,嘉庆帝话音刚落,刘墉就站出来第一个反对。

“皇上,微臣不同意”!

“说说你的理由”。

嘉庆帝知道自己提出这个话题,那些思想守旧的老顽固就一定会站出来反对。

这次他要作为正方,与那些反对女子参军的反方好好辩一辩。

“自古男耕女织,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女子的职责就是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女子参军会影响大清稳定,还会破坏家庭稳定”!

刘墉一上来就将女子参军影响家庭稳定说出来说事,甚至上升到国家层面,让嘉庆帝不禁高看一眼。

这个老登,看来这几十年的书没白读!

“没刘爱卿说的那么严重吧”?

“皇上,刘大人说的对。?x-q^k-s¨w?.\c^o′m′女子在体力和耐力上本就不如男子,而且难以适应军营的艰苦训练和作战需求。会大大影响军队的作战效率,甚至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还望皇上三思啊”!

兵部尚书于敏中也站出来附和刘墉的话,他怕皇上答应后,兵部将士登记就会乱成一锅粥。

“是啊,皇上。军营之中都以男子为主,女子加入会导致将士无心训练,而且男女授受不亲,这会引发很大问题的”!

“刘大人所言极是,且军制明确以男性为主,女子的加入会冲击既有的军事体系,望皇上三思啊”。

纪晓岚此时也站出来支持刘墉的想法,此时,大殿内颇有声望的大臣还有和珅与王杰等未出言表明立场。

嘉庆帝在听取众臣出言反对的意见后,他并没有说话,而是将目光投向和珅与王杰。

和珅感受到皇上的目光扫视自己后,他就知道自己该出场了。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走出队列,还在争吵的众大臣瞬间鸦雀无声。

王杰见状暗自咬紧牙关,该死!又让他领先一步。自己作为首席军机大臣,风头全让他给抢了,关键自己还只能打碎牙齿往嘴里咽。?优′品`小+税/王! `冕+费~粤·读,

……

“启禀皇上,相较于刘大人和纪大人所言,奴才倒有不同的看法”。

“说来听听”!

“回皇上的话,女子参军并不一定要上前线。后方的后勤、医疗等方面的工作,比如物资运输和伤员护理,女子做的比男子要更细心一点。而且女子还可以作为侦查兵深入敌军阵营范围而不易被察觉,刺探情报较为轻松”。

和珅的话音刚落,王杰就迫不及待地随身附和道:“和大人说的对,微臣也赞同他的看法”。

“和大人,可毕竟男女授受不亲,同在一个军营之中,生活与训练皆有不便”。

自古以来,女子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甚至有位寡妇洗脚时候被邻居家的男子看见。当晚就上吊自尽,朝廷还为此立了一个贞节牌坊。

这在当时是多么高尚和值得称颂的事迹,可如今皇上竟要男女同营,这简首匪夷所思。

“这好说,可以单独成立一支女子军,由一位女将军统领。训练与生活和男子分割开,这样就可以避免你说的那种情况”。

“和大人说得对,微臣也是这个看法”!

不管和珅说什么,王杰都出言赞同。在他看来,皇上既然将福长安的奏折拿出来商议,就有意要成立女子军。

他又不像刘墉、纪晓岚他们思想顽固守旧,如今皇上改革新政,提倡接受先进思想,如果还停在原地踏步。

就像皇上说的那样,他们早晚要被年轻后生所取代。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若再不进步,紧跟皇上,那千百年后,史书上说不定都不会提及他们。

“皇上,可女子身体娇弱,恐怕连武器都拿不动吧”?

“纪爱卿,这点朕就要批评你了。别小看女子,从古至今,出现多少令人钦佩的女子。比如穆桂英和花木兰,她们哪个不是名垂千史”?

“可皇上,女……”。

纪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