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特有的豁达:
“嘿,算老子还你一次!不过能看到这小丫头片子活生生地站在老子面前,值了!他娘的比升官发财还值!”
他的笑声洪亮真挚,为宁溪得救而由衷高兴,也为能与宁川这样的袍泽并肩作战、生死相托而感到快慰。
他将宁川拉到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自己也大马金刀地坐下,让亲兵拿来茶水。
脸上的笑容稍稍收敛,那双经历过生死淬炼的眼睛变得锐利而严肃,首首看向宁川:
“宁川,紫宸殿的事,将军跟我说了。为了妹子,敢在金殿上豁出命去争,是条汉子!有种!老子没看错人!”
他先给予了宁川最高的军人式认可,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低沉而凝重,带着历经铁脊关血火后的深刻认知:
“不过,你小子现在也是昭武校尉了,但记住,老子现在是振威校尉,还压你半头!”
他语气里带着一丝前辈的提醒,而非倨傲:
“这天启城……”
他环顾了一下西周,仿佛在看着无形的战场:
“可不是咱们在边关!蛮子的刀看得见,这里的刀子,都藏在笑脸和官袍底下!杀人不见血!”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不高,却带着战场上指挥若定的分量和袍泽间不容置疑的回护:
“你给我听仔细了!你是老子亲眼看着,从尸山血海里一步步杀出来的!你的前程,每一寸都是拿血换的!别让那些只会耍弄心机、背后捅刀的混账东西给毁了!
记住,你救过老子的命,老子这条命在铁脊关也算为你、为将军拼过一次!这份交情,比玄铁还硬!遇事别自己硬扛,拿不准的,来找老子,找李将军!
咱们这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骨头够硬!天塌下来,先砸我们这些高的!明白吗?!”
这番话,既是经验之谈,更是掷地有声的宣告——他赵铁山,认宁川这个兄弟,这份情谊,他罩定了!
这番滚烫、粗粝却重逾千钧的关怀,如同铁匠炉中迸射的火星,瞬间灼穿了宁川心中积压的阴霾。
他感受到的是纯粹、经历过生死考验的袍泽之情,是铁脊关血火淬炼出的信任与担当,与崔元礼那阴冷算计的“恩典”判若云泥。
他迎着赵铁山锐利而真诚的目光,挺首了脊梁,郑重地点头,声音沉稳有力:
“赵校尉,我明白!您的话,宁川铭记于心!多谢!”
这份情谊,是他在这深不可测的帝都漩涡中,最坚实的锚点。
赵铁山见他眼神清澈坚定,没有丝毫犹疑,脸上重新露出满意的、带着几分“孺子可教”意味的笑容:
“明白就好!赶紧把你那膀子给老子养利索了!堂堂昭武校尉,要是连弓都拉不开,老子第一个笑话你!也给咱们边军丢人!”
告别了李将军和赵校尉,宁川与宁溪一同回到了槐荫巷的新家。
推开院门,一阵饭食的香气混着深秋微凉的空气扑面而来。
庭院里,老槐树的枝干在夕阳的余晖下勾勒出遒劲的剪影。
宁溪虽然走了些路有些疲惫,但精神很好,回到熟悉的小院,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
她裹着厚实的新棉袄,在张婶的陪伴下,走到那棵老槐树下,仰着小脸,专注地看着枝头最后几片在风中摇曳的金黄叶子。
金色的夕阳穿过稀疏的枝桠,温柔地洒在她日渐红润的脸颊上,映照出勃勃的生机和对新生活的满足。
宁川看着妹妹在自家院中安然赏叶的身影,冷峻的脸上自然而然地扬起温暖的笑意。
他走过去,带着无限珍视,轻轻揉了揉妹妹柔软的发顶。
“回家了。”
宁溪转过头,脸上立刻绽放出一个灿烂、纯净、毫无保留的喜悦笑容。
“嗯,哥,回家了。”
庭院里,老槐树的枝桠在微风中轻摇,发出沙沙的细响。
灶间传来张婶和吴妈低低的说话声和锅铲的轻碰。这一刻的安宁、温暖与人间烟火的气息,是宁川用血与汗、用难以言说的代价换来的珍宝。
前路依然布满未知的荆棘与汹涌的暗流,但看着妹妹在自家夕阳下安然满足的笑容,感受着这方小小庭院里流淌的脉脉温情,宁川知道,他有了必须倾尽一切去守护的“家”,也有了继续在这座庞大、复杂而危险的帝都中前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