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大帅。”秦红梅答道,“蒸煮烤皆宜,饱腹,产量高。”
李靖即刻吩咐亲兵:
“取些蒸熟,分与营中伤卒尝食!
再择品相佳者,交随军老农辨识,看能否于附近稳妥之地试种!”
安排完毕,秦红梅方从怀中取出一密封铜管,双手奉上:
“大帅,此乃蜀王殿下呈您的密信。”
李靖接过,验看火漆完好,拆开细读。
前为问候物资清单,待看到最后几行时,
这位见惯惊涛的军神,指节微微发白:
“…蝗虫蛋白饼耐储扛饿,土豆可为军粮亦可推广边民种植以实疆土。
小子妄测,突厥此来,其势将竭。
若大将军能诱其主力聚于一处,或有机可乘…
小子于长安偶得一物,或可助大将军破敌,旬日内必遣心腹携往军中,万望验看。”
李靖缓缓放下密信,目光再次扫过帐外正试吃蒸熟土豆与蛋白饼、面露惊奇满足的士兵,
复又想起恪卫彪炳战绩与那恐怖连弩。
他捻须,望向北方阴山方向,目光深邃如渊。
“蜀王…李恪…”他低声自语,嘴角掠过一丝极淡的弧度,
“你这‘大礼’,本帅静候佳音!”
与此同时,长安城郊,恪记最隐秘的一处工坊内。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石与硫磺混合气味。
李恪浑不在意,正兴奋地指挥几名心腹工匠,
小心翼翼地将一些湿漉漉的“黑泥团”从木模中倒出,摊在竹席上阴干。
旁边一辆盖着厚毡的平板车上,已堆着几十个同样拳头大小的“黑疙瘩”。
李恪手中,紧攥着几张画满墨线与奇异符号的图纸。
他看看那些不起眼的“黑疙瘩”,又看看图纸,
脸上露出混合着期待与捉狭的笑意:
“红梅姐,李大将军这份‘霹雳’之礼,盼能合用!
突厥颉利的好日子怕是真要过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