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G压载阶段,主油路短暂出现气阻,发动机转速陡降,他下意识将油门调至过渡位,启动辅助燃油泵,并微调混合比以稳定输出。
整套操作不到三秒,却精准如教范。
发动机重新咆哮的那一刻,许延舟正好切入目标靶标,驾机如刀尖抹过靶上空。
韩正南的3号机在俯冲中遭遇气流干扰。
气流从谷底掠上,扰动机腹,他的机身在进靶前突遭侧翻趋势,半秒内偏航六度。
韩正南不慌不乱,桨距减两位、反舵瞬修,并顺势沿偏移方向做了一个“S”形变轨掠过靶标,虽稍离中心,却稳稳收回姿态。
塔台内传来观测员低声惊叹。
余下两名飞行员中,一人遇到低空湍流导致高度控制困难,机头一度下坠至地面六十米内。
另一人则在拉起过程中因角速过快出现临界抖振。
但两人均未惊慌,迅速调整操纵逻辑,用最小修正换取最大安全区间,成功完成整个科目。
当五架P-51依次从靶区后方升出地平线,在远处以锯齿编队再度建立航向时,塔台的林壹己然陷入短暂沉默。
他对每一项动作都了然于心,正因为如此,才更清楚这些年轻飞行员刚才面对的操作难度——这不是初级飞行员的水平,而是真正作战飞行员应具备的技艺与沉稳。
飞行结束后,五架战机陆续返场降落。
停稳、熄火、开舱。
当郭朝阳摘下头盔、从座舱中首起身时,阳光正打在他额前被汗水浸透的飞行镜边沿。
他没有说话,只是习惯性地抹了一把脸,然后和身旁正走下机翼的许延舟对视一眼,两人几乎同时点了点头——那是一种飞行员之间的无声默契,亦是对彼此技术的认可。
林壹从塔台出来,站在远处,脸上满是欣慰之色。
以他们对于飞机驾驶的理解,己然称得上是真正的战斗机飞行员。
祖龙小队....可以出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