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从农民到军阀 > 第64章 枪支到位

第64章 枪支到位

地界。这地方果然荒凉,两山夹一沟,沟底是乱石滩和干涸的河床,两侧是陡峭的黄土坡,坡上长满了低矮的灌木和荆棘,夜风吹过,呜呜作响,如同鬼哭。

“就是那儿!”谭俊生指着沟底最深处,靠近一面陡峭黄土崖壁的地方。借着微弱的星光,隐约能看到一棵长得歪歪扭扭、半死不活的老榆树,孤零零地戳在那儿。

众人精神一振,疲惫一扫而空。谭无双带着尖刀组立刻散开,占据沟口和两侧坡顶的有利位置,警惕地监视着西周。谭晓峰的火力组也在沟口布下了简易的警戒线。

谭俊生带着赵大山、孙二楞等十几个壮劳力,深一脚浅一脚地冲到那棵老榆树下。他蹲下身,用手在树下潮湿的泥土里摸索着,又用脚丈量了几步,最后指着一块长满杂草、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土坡:“就是这儿!挖!”

“好嘞!”赵大山吐了口唾沫在手心,抡起带来的铁镐,狠狠地刨了下去!孙二楞和其他人也纷纷挥动铁锹、铁镐。

“都轻点!动静小点!”谭俊生低声提醒。

沉重的铁器刨进泥土,发出沉闷的“噗噗”声。泥土被一锹一锹地铲开。很快,就挖下去一尺多深。赵大山一镐头下去,感觉碰到了硬物,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有了!”赵大山兴奋地低吼一声。

众人精神大振,更加卖力地清理周围的泥土。很快,一块厚实的、浸透了黑色油脂的油布边缘露了出来!

“快!小心点!别把油布弄破了!”谭俊生也蹲下身,用手扒拉着泥土。

众人七手八脚,小心翼翼地清理着。油布包裹得异常严实,一层又一层。当最外层的油布被掀开一角时,一股浓重的枪油味和泥土的腥气混合着扑面而来!紧接着,借着微弱的天光,众人看到了下面码放得整整齐齐的、深棕色的长方形木箱!木箱上烙印着清晰的俄文标识和双头鹰徽记!

“我的老天爷!真…真在!”孙二楞激动得声音发颤。

“快!搬出来!”谭俊生心跳如鼓,声音也带着一丝颤抖。

众人合力,小心翼翼地将一个箱子从土坑里拖了出来。箱子异常沉重,两个壮汉抬着都感到吃力。谭俊生抽出匕首,撬开箱盖上的铁钉。随着“嘎吱”一声,箱盖被掀开——深棕色的胡桃木枪托!幽蓝冰冷的钢制枪管!带着巨大扳机护圈和侧面凸起弹仓盖的熟悉轮廓!正是莫辛-纳甘 M1891!崭新的!枪身上还泛着出厂时涂抹的枪油光泽!一箱五支,码放得严丝合缝!

“好枪!好枪啊!”赵大山粗糙的大手颤抖着抚摸过冰冷的枪身,激动得语无伦次,“真他娘的新!比潘家弄回来的还新!”

紧接着,撬开旁边的箱子,里面是码放得密密麻麻、黄澄澄的7.62×54mmR步枪子弹!锥形的弹头闪着冷硬的光泽,黄铜弹壳厚重,底火清晰!整整一箱!

一箱,两箱,三箱…三十五口沉重的大木箱,被众人如同蚂蚁搬家般,从深深的土坑里拖拽了出来,堆放在老榆树下。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枪油味、火药味和泥土的腥气,混合成一种令人热血沸腾、又带着死亡气息的味道。

“三十五箱…齐活了!”谭俊生看着地上这堆成小山的“棺材本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但心头那根弦却绷得更紧了。东西是挖出来了,可怎么安全运回一百多里外的孤鹰岭,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都别愣着!”谭俊生低喝一声,“大山,二楞!带人,把带来的绳索拿出来!把这些箱子,两箱一组,给我捆结实了!做几副简易担架!这老些死沉死沉的东西,光靠肩膀扛,累死也走不回去!”

“得令!”赵大山和孙二楞立刻招呼人手,拿出准备好的粗麻绳和结实的木棍,开始捆绑箱子。沉重的木箱被两两一组,用绳索牢牢地固定在两根粗木棍上,做成简易的担架。西个壮汉一组,用肩膀扛起木棍。

“晓峰!”谭俊生看向谭晓峰,“你的人,把家伙都收起来!腾出手!帮着换肩!这路长着呢,一个人扛不了多久!”

“明白!”谭晓峰立刻让火力组的人也加入搬运队伍。

“无双!仲明!”谭俊生最后看向尖刀组,“前头开路!眼睛给我瞪得像铜铃!耳朵给我竖得像兔子!这一路,咱们就是背着金山的叫花子!谁他娘的敢打主意,给我往死里弄!绝不能让人把咱们包了饺子!”

“放心!”谭无双重重点头。耿仲明依旧沉默,只是默默地将刺刀卡在了枪口下,那动作带着一种冰冷的决绝。

沉重的担架压上了肩膀。二十几条汉子,咬着牙,闷哼着,扛起了这关乎黑狼军未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