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崔家一个什么样的名分!这大学城的功德碑上,我清河崔氏的名字,必须排在第一个!”
……
与此同时,张玄素的府上,却要平静得多。
张玄素端坐于书案前,神情严肃,笔走龙蛇。
他正在写一份奏疏,准备明日早朝,第三百六十五次弹劾太子李承乾。
奏疏洋洋洒洒数千言,历数太子殿下近日来的种种“罪状”。
“……太子身为国本,不思经义,不修德行,反而沉迷于奇技淫巧,与商贾为伍,大兴土木,开设银行,鼓励投机,扰乱纲常,致使人心浮躁,人人言利,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臣恳请陛下,严加管教太子,令其回归正途,潜心修习治国安邦之道,方为社稷之福……”
写到得意处,张玄素捋了捋自己的胡须,脸上露出了“为国为民,舍我其谁”的凛然正气。
他觉得,自己就是这污浊世间的最后一道清流,是悬在太子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他想不通。
他真的想不通。
为什么陛下会如此纵容太子胡闹?
近来发生的事情着实让这位大儒有些无法理解,什么用花苗换空吐蕃国库,这简直是搞笑,可偏偏就成了。什么让一群商人出钱修路,更是闻所未闻,可长安城如今平坦的水泥路,却让所有人都交口称赞。
还有那银行,那招标……一切的一切,都超出了他几十年来苦读圣贤书的认知范畴。
这个世界,好像变得越来越陌生了。
就在这时,张府的老管事走了进来,躬身道:“老爷,都准备好了。”
“嗯。”张玄素放下笔,头也不抬地从袖中摸出一张数额巨大的大唐皇家银行存单,递了过去,淡淡地吩咐道,“还是老规矩,找个信得过的人,去办。记住,此事绝不可声张,更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与我张府有关。”
“老爷放心,小的明白。”管家接过存单,悄然退下。
张玄素这才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轻轻抿了一口。
嗯,这从太子名下“有新茶”茶楼里买来的新茶,味道确实不错。
他放下茶杯,拿起刚刚写好的奏疏,又仔细看了一遍,满意地点了点头。
嗯,这篇文章,写得是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明日早朝,定能让那帮趋炎附势之徒,无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