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风殿内,杨曦一个人坐在窗边。晓税CMS 耕欣醉哙
嫁给他……
这三个字,像是有着无穷的魔力,在她脑海里反复回响,炸得她晕晕乎乎,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她将脸埋进双膝,滚烫的脸颊能灼伤自己。她不敢去想,不敢去信,幸福来得如此突然,让她一时间有些无所适从。
可嘴角,却怎么也压不住地向上扬起。
原来,他不是不知道。
原来,他什么都安排好了。
那个平日里看起来玩世不恭,总爱逗弄自己的坏家伙,其实……把一切都放在了心上。
不过两日,一则消息如惊雷般在长安城的上流圈子里炸开。
英国公李积,亲自上疏,言辞恳切,称与东宫女官杨曦一见如故,甚喜其品性,欲收为义女,望陛下恩准。
李世民当庭览奏,龙颜大悦,大笔一挥,不仅准了,还赏赐了无数金银绸缎,并命宗正寺以郡主之礼,为英国公府操办认亲大典。
一时间,满城哗然。
所有人都懵了。
尤其是那些正削尖了脑袋,想把自家女儿送进东宫的世家大族。
崔府。
家主崔民干正在书房静心练字,管家匆匆进来,将此事一说。
崔民干握着笔的手,微微一顿,一滴浓墨,便在洁白的宣纸上晕染开来,毁了整幅字。+看′书¢君* ¨最.新¨章?节*更\新`快.
他缓缓放下笔,面无表情地看着那团污迹,许久,才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冷笑。
“李积……好一个英国公!好一个大唐军神!”
他挥了挥手,让管家退下。书房内只剩下他一人,眼神阴沉得可怕。
一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杨曦,摇身一变,成了英国公的义女,半只脚踏进了郡主的行列。这要不是为了太子纳妾之事,他把崔字倒过来写!
这些个狗东西啊,自己没女儿,认也要认一个,可真是厚颜无耻!
立政殿内,暖香袅袅。
长孙皇后正含笑看着坐在下首的武士彟夫人杨氏。
“本宫听闻,武夫人将府中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今日一见,果然是位贤内助。”长孙皇后语气温和,让人如沐春风。
杨氏连忙起身,恭敬地回道:“娘娘谬赞了,臣妇愚钝,不过是尽些本分罢了。倒是臣妇家那小女媚娘,近来也不知是怎么了,成日里将太子殿下在报上刊发的文章,工工整整地抄录下来,日夜诵读,嘴里念叨的,也全是殿下的仁德与智慧。”
她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长孙皇后的神色,见她露出饶有兴致的表情,便继续道:“臣妇还训斥了她几句,说她一个小姑娘家,不学女红,成天关心这些国家大事做什么。可她却说,太子殿下乃是天纵奇才,读殿下的文章,胜过读万卷死书。唉,臣妇也是拿她没办法。”
这番话,看似抱怨,实则句句都在点子上。¨|.微°?趣μ[小$]2说? -?已]发¢?布?°最¤e?新`+~章{!节,*`
长孙皇后何等聪慧,哪里会听不出这弦外之音。
她脸上的笑意更深了,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才缓缓道:“哦?竟有此事?可见我家高明,确实有几分不凡之处。这孩子倒是个有心的。说起来,本宫也听闻,高明对你家媚娘,也是颇为看重,还曾亲手赠过一块玉佩?”
杨氏心中一喜,暗道有戏,连忙道:“正是。那孩子,将太子殿下所赠玉佩视若珍宝,片刻不离身。时常进出东宫,也是蒙太子妃殿下不弃,许她去陪着解解闷。”
一问一答间,所有信息都恰到好处地传递了过去。
长孙皇后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武家,虽是新贵,但武士彟也算老实本分,这位武媚娘更是个出了名的聪慧伶俐,最关键的是,她是太子自己看重的人。
“媚娘,是个好孩子。”长孙皇后最终开口,一锤定音,“这样吧,改日,让她进宫来,陪本宫说说话。本宫也想瞧瞧,是怎样一个灵秀的丫头,竟能让我儿如此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