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产业核心区域。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到系统总成、整车制造的完备产业体系。产品涵盖新能源电动车、橡胶密封件、进排气系统等六大系列上千个品种,多家企业与大众、现代等知名汽车企业建立长期配套合作关系。
为推动产业升级,王官庄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设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改造,更新生产设备,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时,注重产业集群发展,完善物流园区、零部件交易市场等配套设施,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坝营镇
坝营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境内的冢子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冢子位于坝营镇冢子村西30米处,原高20米,底部直径100多米,现高15米,底部直径60米 。周围原有8座小冢子,并称清河九冢,现仅存此冢,具有较高历史研究价值,吸引众多历史文化爱好者和学者前来考察。
围绕冢子遗址,坝营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文化广场和展览馆,展示当地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开发历史文化观光、民俗体验等旅游项目。`幻-想?姬/ `追?醉?歆/漳?踕-农业方面,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同时引导农民种植果树、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工业领域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为主,部分企业利用当地农产品资源发展深加工,生产特色食品。
二、历史沿革
清河县历史久远,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活动。4000多年前,属于兖州地域。西周设甘泉市;春秋先属齐,后属晋;战国归赵 。
秦行郡县制,境称厝县,属巨鹿郡。西汉高祖四年设清河郡,“以郡临清水故号清河”,辖厝县、信城县等。东汉永宁二年,厝县改甘陵县,信城、清阳并入,清河国治迁此。建安十一年,甘陵国改清河郡。
西晋咸宁三年设清河县,为县名之始。北魏、北齐时期,行政区划多次调整。北周设贝州,州郡并存。隋代,武城县改名清河县,贝丘县改清阳县。唐代,斌强县并入清河县,清阳县与清河县同隶河北道贝州。五代时,清河、清阳隶贝州。
宋代,清河县治所多次迁移,神宗熙宁四年,清阳县并入清河县。金朝属大名府,元代属中书省大名路。明代属中书省广平府,清代为直隶省广平府所辖。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几经变更。抗日战争时期,境内存在三个政权。1940年,西部83个村庄划出设清江县。抗战胜利后,行政区划再次调整。1949年,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
新中国成立后,清河县隶属多次变动。1952年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并入南宫县,1961年恢复建制,仍属邢台专区。1993年,划归邢台市管辖至今。
三、文化脉络
清河县文化底蕴深厚,形成独特文化体系。作为中华张氏起源地,轩辕黄帝封挥公并赐姓张,世居青阳(今清河),张挥为张姓始祖 。清河县建设华夏张氏祖庭,建筑仿黄帝时期祭祀形式,占地近300亩,有门阙、挥公堂等建筑。每年举办寻根祭祖活动,吸引全球张氏后裔,是张氏宗亲精神家园。2009年,清河县获“中国张姓文化之乡”称号及“中国张姓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授牌 。
清河县是“中国武松文化之乡”。武松为北宋末年清河人,其行侠仗义故事广为人知。武松公园以水浒文化为主题,内有汉白玉武松打虎雕像、三碗轩、武松塔等景点,还有娱乐设施和众多花木,是纪念武松、市民休闲好去处。
清河县也是“中国金瓶梅文化研究基地”。《金瓶梅》描写清河明代风貌及民俗方言,武大郎为清河人,其墓和祠堂在武家那村南。专家多次考察,推动《金瓶梅》文化研究。
科举时代,清河县人才辈出,唐代被誉为“状元之乡”,出了众多状元及知名人物。
清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省级非遗4项,包括武松与武大郎的传说、清河中华张氏传统祭祀等,承载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
四、旅游景点
华夏张氏祖庭
华夏张氏祖庭位于县城西部挥公大道北侧,是全球张氏后裔寻根祭祖之地。整体建筑气势恢宏,门阙高大威严,彰显庄重神圣;挥公堂供奉挥公神像,陈列家族文物史料;张氏纪功柱阵刻历代名人事迹;挥公墓庄严肃穆;甬道和牌坊设计精巧,体现古代建筑艺术。每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