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5章 营口市《大石桥市》

第5章 营口市《大石桥市》

大石桥市位于辽宁省中南部,辽河下游左岸。·咸?鱼.看~书¢枉¢ ′更`芯′嶵¢哙?其总面积达1612.11平方公里,广阔的土地上承载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截至目前,大石桥市下辖2个省级开发区,17个镇区,包含众多独具特色的乡镇,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脉络与风情。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大石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6万年前,那时已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息。战国时期,这里属幽州燕国之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朝代更迭,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

大石桥市得名颇具渊源。据记载,乾隆三年(1738年),在今石桥大街南街药店北面建成一座拱式三洞平板石桥,这座石桥规模较大且坚固,逐渐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人们便以大石桥来称呼这个地方。即便后来原桥在1907年改造淤泥河时被拆除,大石桥的称呼却一直沿用下来,成为该地区的正式名称。此外,还有传说唐太宗李世民远征高丽时路过此地的淤泥河,战马陷入泥潭,后来在河上架起石桥,大石桥因此得名,不过此传说缺乏确凿历史证据。

大石桥在古代是连接东北和中原的重要通道,商贸往来频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诸多重要历史事件。例如,在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国共两军争夺的重要区域,为纪念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先烈,1954年4月营口县人民政府建立了营口县解放战争纪念馆(现改为大石桥市烈士馆) 。

大石桥孕育出了不少杰出的历史人物。像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军长王德泰,他出生于大石桥市博洛铺镇詹屯村,1931年参加革命并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1月中旬在蒙江与抚松边境的小汤河战役中壮烈牺牲,年仅29岁,他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卓越贡献 。还有高福源烈士,出生于大石桥市博洛铺镇马屯村,先后入北京大学、东北讲武堂学习,历任东北军连长、张学良卫队营长、团长等职,西安事变前不久曾为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搭桥奔走,1937年被国民党杀害,电影《西安事变》中那位被红军俘虏后受感召,为促成抗日统一战线而努力的东北军团长,原型就是高福源烈士 。

在文化传承方面,大石桥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大石桥高跷秧歌起源于清康熙年间,从关内传入,在古代踏跷的基础上,融合了当地秧歌、二人转、戏曲等艺术形式,在明末清初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它熔歌唱、舞蹈、戏剧、杂技为一炉,表演活泼浪漫、舒展豪放、风趣诙谐 。由于大石桥庙会繁多且靠近港口,南北高跷秧歌艺人汇聚此地,悠久的庙会文化滋养了大石桥高跷秧歌,2019年,大石桥市高跷秧歌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闻′网? *首·发-此外,烙画、鱼皮镂刻粘贴技艺等也被列入营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彰显着大石桥独特的文化魅力 。

乡镇特色

旗口镇

旗口镇位于大石桥市东北部,地处辽河下游左岸,地势平坦开阔,水系纵横交错,呈现出天然水乡风貌,全镇总面积111.5平方千米 。这里历史悠久,曾是重要的水运码头和货物集散地,南来北往的商船频繁穿梭,留下许多古老传说和故事 。如今,旗口镇是典型的农业型城镇,堪称大石桥市的鱼米之乡。其水稻种植历史源远流长,产出的大米颗粒饱满,蒸煮后香气四溢,畅销全国各地 。渔业也十分发达,丰富的河鲜资源,如鱼虾蟹等,肉质鲜美,深受市场欢迎 。旗口镇的美食令人回味无穷,铁锅炖鱼是当地招牌菜肴,新鲜河鱼搭配豆腐粉条等食材,在大铁锅中炖煮,鱼肉鲜嫩,汤汁浓郁,再配上热气腾腾的大米饭,堪称一绝 。本地的咸鸭蛋也别具风味,蛋黄流油,蛋白细腻,一口下去满是咸香滋味 。

官屯镇常家沟村

官屯镇常家沟村因抗日英雄常恩举而被更多人知晓 。常恩举出生于1924年3月12日的农民家庭,自幼历经苦难,曾给地主放牛、在日本开设的金矿当童工、在铁工厂当徒工,饱受欺凌 。日本投降后,他投身八路军 。在1945年海城市营城子山战斗中,面对拒不投降的日本关东军残部,他英勇拼杀,胳膊受伤仍坚持战斗 。1947年德惠战斗中,他先是送饭菜时受伤,听到炮弹不足的消息后,不顾伤痛往返5次运送炮弹,还自告奋勇指挥开炮,仅用10来发炮弹就摧毁敌军指挥所、两辆汽车、两个大碉堡和三个小暗堡,为战斗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常恩举历经大小战役20多次,荣立小功10次,大功5次,三等功两次,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