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这座位于辽宁省西北部的地级市。/咸¢鱼\看+书¨惘. ¢更-薪.最^全_它地处内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带,处于东北和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辽西蒙东地区的地理中心,东接沈阳,南邻锦州,西连朝阳,北靠内蒙古自治区 ,全市总面积平方千米,下辖5个区(海州区、新邱区、太平区、清河门区、细河区 )、2个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彰武县),以及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
一、历史沿革:岁月长河中的变迁
阜新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西周和东周春秋时期,属幽州地域,山戎、东胡人在此活动。东周战国时期,燕长城横贯阜新境内,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风云变幻。秦代,阜新分属辽东、辽西郡;西汉时,此地属乌桓地;东汉时,阜新市南部属汉王朝的幽州刺史部。三国时期,北部属东部鲜卑,南部属魏地。
西晋时,今阜新市北部属鲜卑慕容部,后全境均属慕容部管辖。东晋十六国时期,阜新先后被前燕、前秦、后燕、北燕等割据政权占据。南北朝时期,阜新为契丹辖地。
隋代,阜新北部为契丹辖地;唐代,北部属契丹辖地,南部属唐河北道北部的营州。贞观二十二年 ,唐朝在契丹驻牧地区设置松漠都督府,阜新北部为松漠都督府辖,南部仍属营州。辽初,阜新属上京道辽国辖境,辽道宗清宁年间,辖成州和懿州,包括宁昌县、顺安县、同昌县。金代,阜新南部一部分为东京路广宁府辖地,市区属懿州管辖,承安二年,属川州。
元初,境内设懿州路,元十七年懿州改辽阳路,顺元年,阜新北部一部分属中书省宁昌路管辖,南境为广宁府辖地,中部属辽阳行省辽阳路。明代洪武年间,阜新分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和北平都指挥使司;明代正统、景泰年间,分别属泰宁卫和福余卫。
清光绪二十九年,由朝阳县析置阜新县;清光绪三十三年,彰武县为奉天省辖。民国初年延续清末建制,1933年日本侵略者侵占阜新后,日伪当局于1940年1月1日由阜新县境划出新邱、长营子、米家窑、海州、孙家湾和今阜新镇等地置阜新市,同时实行废县存旗体制,撤销阜新县。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接管阜新市,于1945年9月27日成立阜新市政府。1946年1月,国民党抢占阜新市区和阜新县、彰武县,成立国民党市、县政府。1948年4月18日阜新市政府成立,属辽北省。1959年1月,彰武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划归阜新市领导。1960年5月,义县清河门、老爷庙两个管理区划归阜新市郊区领导,成立清河门镇人民公社,1984年3月阜新市设清河门区。
二、政治经济:砥砺前行的发展步伐
阜新是辽宁西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作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也是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市之一,阜新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转型。?c¨h`a_n~g′k′s¢.+c~o/m_
曾经,阜新以煤炭产业为主,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经济转型迫在眉睫。近年来,阜新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现已形成了以新能源、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四个优势产业”为支柱,以新材料、智能无人系统、氢能源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多元产业发展格局 。华能、华润、大唐等央企和徐工机械、众辉生物、双汇、鲁花、伊利、正大、新希望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阜新,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阜新市地区生产总值65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 。
在农业方面,阜新是农业大市,所辖两县均是粮食生产大县,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 。阜新小米、阜新花生、彰武地瓜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沙泉鱼宴等生态绿色美食也声名远扬 。阜新现有耕地89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全省第一,地处北纬42度黄金种植带,全域空气质量、辐射光照条件优越,非常适宜生产安全绿色农产品和有机产品,粮食产量多年稳定在50亿斤左右,畜牧业发展优势明显 。
三、县区风采:各具特色的区域魅力
(一)海州区
海州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因清朝康熙年间此地的西山南坡被认定为风水宝地,遂在此建庙。蒙古语将“山坡”称为“海州”,该寺庙被命名为“海州庙”,海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