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长岭区,地处辽宁省中南部、辽阳市东南部,于1984年5月建区,总面积335平方千米 。.优/品¨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它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底蕴、多彩的民俗风情和诱人的特色美食,吸引着八方来客。
一、行政区划与乡镇风貌
弓长岭区下辖1乡1镇2个街道,即安平乡、汤河镇、安平街道和苏家街道 ,有着独特的城乡风貌。
(一)安平乡
安平乡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宜人。乡村中,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被青山绿水环绕,田园风光如画。这里以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要产业,村民们世代耕耘,种植着玉米、大豆、蔬菜等农作物。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一些村庄利用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开发了农家乐、采摘园等旅游项目。比如,在瓜果成熟的季节,游客们可以走进果园,亲手采摘新鲜的水果,体验丰收的喜悦;还能在农家乐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感受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宁静。
(二)汤河镇
汤河镇因汤河而得名,汤河是太子河的第一大支流 ,这里水域风光旖旎。汤河镇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和温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辽宁新碧湖酒店就坐落于此,投资4600万元完成更新改造后重新开业,客房平均日入住率达70%以上 ,带动了周边温泉酒店的提档升级,助推全区温泉经济持续升温。除了酒店,镇上还有众多温泉度假村,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泡温泉,放松身心,享受温泉带来的舒适与惬意。同时,汤河镇的渔业也较为发达,汤河鱼肉质鲜美,深受食客喜爱,“汤河鱼节”更是成为当地的特色节庆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品尝鲜美的汤河鱼。
(三)安平街道
安平街道是弓长岭区的重要区域,这里生活气息浓郁。街道上店铺林立,从日常生活用品店到特色小吃摊,一应俱全,满足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街道内还有一些文化活动场所,如社区文化中心,经常举办文艺演出、书法绘画展览等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居民们生活节奏悠然,邻里之间关系和睦,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
(四)苏家街道
苏家街道商业氛围较为浓厚,有多个小型商业综合体和超市,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购物环境。这里交通便利,公共交通线路覆盖各个区域,方便居民出行。同时,街道注重城市环境建设,绿化较好,公园、绿地分布其中,是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弓长岭区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晚期便有人类在此生活。先秦两汉、两晋时期,已形成县区规模。秦汉以来,先后属辽东郡襄平县、辽宁卫,辽阳县 。其名字的由来也颇具传奇色彩,因长白山余脉纵贯全区,蜿蜒如弓,故而得名。
在古代,弓长岭区的采矿业和冶铁业十分发达。据史书记载和古人采冶遗迹考察证明,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开始在这里采矿冶铁,魏晋南北朝时期冶铁业继续发展,辽金时期已有大批官工从事冶铁。元代延佑年间,曾在辽阳设冶铁提举使,专门管理鞍山、弓长岭一带的冶铁业,后归属中政院直接掌管 。到明朝末年,这一带的采矿冶铁业已有相当规模。?2`8_l\u`._n`e′t¢清朝初年统治者恐“泄地气”“走风水”,严禁矿冶,矿区开始停采 。
20世纪初,日本侵略势力开始攫取辽阳弓长岭一带矿产资源采矿权。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出于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开始掠夺弓长岭矿产资源。1933年4月,正式成立弓长岭铁矿公司,后来并入鞍山昭和制钢所,改名为昭和制钢所采矿部弓长岭采矿所 。这一时期,弓长岭也只是作为一个采矿企业的名称出现。
解放后,1950年,弓长岭矿区划归鞍山市,在该地区成立鞍山市第五区公所。1956年,原区公所撤销,改建辽阳县弓长岭镇,弓长岭三个字,第一次成为一级行政区划名称。1984年,建区,因弓长岭区是因矿而兴,故又使用了“弓长岭”三字作为区名 。
长期以来,弓长岭区形成了独特的矿业文化和民俗文化。矿业文化中,矿工们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代代相传;民俗文化方面,这里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都极具地方特色。比如,春节期间,当地有贴春联、挂灯笼、扭秧歌的习俗,热闹非凡;民间艺术中,剪纸、皮影戏等深受百姓喜爱,这些艺术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三、历史人物
弓长岭区这片土地孕育了许多杰出人物,他们在不同领域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精神品质。
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