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1章 四平市《铁西区》

第1章 四平市《铁西区》

;1956年3月31日再次撤销区,重建9个街道办事处,道里设北沟、仁兴、车站3个街道办事处;1958年10月1日四平人民公社成立后,行政区划几经调整;1961年道里中央西路以南归三区,以北归四区;1969年城区分别成立一、二、三区革命委员会,共辖9个街;1979年区革命委员会改为管理区;1980年城内3个管理区撤销,成立街道办事处,由市政府直辖,道里设站前街、立新街、仁兴街、北沟街。1983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吉林省四平行政公署,9月初重新组建四平市(地级),市区分设铁东区、铁西区,铁西区(县级)因位于哈大铁路之西而得名 。

铁西区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多民族文化。这里曾是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在这里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在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中,还能看到满族剪纸、蒙古族歌舞等文化元素的展现,这些文化传统代代相传,成为铁西区文化脉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这片土地上,也涌现出了一些历史人物。其中,辽吉纵队独立一师师长马仁兴在四战四平中表现英勇,他始终冲锋在前,在四平攻坚战中不幸中榴弹,壮烈牺牲。东北各界人士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辽吉省委追认他为“辽吉功臣”,并将四平市最繁华的街道命名为“仁兴街” 。马仁兴师长的雕塑依然屹立在四平大地上,他的英勇事迹和奉献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奋进。

三、必游景点

四平战役纪念馆

四平战役纪念馆位于铁西区英雄大街60号,是纪念解放战争中着名的四平战役而设立的专题纪念馆 ,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和资料,通过实物展示、场景复原、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了四平战役的全过程。在这里,游客可以深入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精神。.d.n\s+g/o^m~.~n*e?t~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文字介绍,都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战火纷飞和英雄们的无畏与坚毅。

英雄广场

英雄广场位于铁西区英雄大街和迎宾街交汇处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18年,原是日本南满铁路四平街地方事务所创建的四平街公园,此后经历了六次更名。1939年日本侵略者将其改名为中央公园;1946年国民党进驻后改名为中山公园;1948年3月13日四平解放,4月18日为纪念在民族民主解放及四平战役中牺牲的英雄儿女,改名为烈士公园;1980年改名为儿童公园;2003年改建为英雄广场,旨在勿忘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如今的英雄广场有战役纪念馆、时钟长廊等多处景观,每天都有很多市民在此休闲娱乐以及开展纪念活动,它不仅是市民的休闲场所,更是承载着城市历史记忆和革命精神的重要地标。

仁兴里沉浸式街区

如前文所述,仁兴里沉浸式街区是铁西区的一大亮点。这里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业态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漫步在街区,欣赏着国风演艺,参与国潮互动,品尝着网红美食,仿佛穿越时空,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街区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古色古香又不失现代气息,与周边的商贸企业相互映衬,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这里都充满着活力,白天可以感受其文化魅力,夜晚则能领略其璀璨灯光和热闹的氛围。

四、历史遗址

除了上述与四平战役紧密相关的遗址外,铁西区还有一些见证城市发展的历史建筑。在铁西区的老城区,还保留着一些日式建筑,这些建筑建于日本占领时期,具有典型的日式风格,是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见证。它们的建筑结构、外观设计,都反映了当时的建筑特点和文化背景,对于研究东北地区的近现代史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历经岁月沧桑,但这些建筑依然屹立不倒,它们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也让后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变迁。

五、民俗风情

铁西区的民俗风情丰富多样,融合了多民族的文化特色。在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这里有着浓厚的节日氛围。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贴春联、放鞭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充满了温馨和欢乐。元宵节时,会举办热闹的灯会和舞龙舞狮表演,人们走上街头,观赏花灯,参与民俗活动,感受节日的喜庆。

此外,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在这里也有所保留。满族的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