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当兵:从军校毕业下基层开始! > 第6章 逆袭的蓝图

第6章 逆袭的蓝图

而此刻的谭建林,己经完全沉浸在了系统赋予他的知识海洋中。/咸·鱼¨看¢书^旺` *嶵!鑫^章_洁?更^新^筷*

他不仅仅是在“写”报告,更是在“构建”一支全新的、强大的、令人生畏的蓝军!

系统提供的《大纲》极其详尽,不仅有理论,更有无数贴近实战的案例和推演。

这让谭建林对蓝军的理解,迅速超越了“模仿对手”的表面层次,开始深入思考一个更核心的问题:

如何让这支蓝军,不仅仅是“像”对手,更能真正成为磨砺“红军”部队的“磨刀石”?

如何让它具备持续的战斗力,甚至是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真正“战胜”红军,给他们带来刻骨铭心的失败体验?

换句话说,如何保证这支蓝军,也能拥有“不败”的基因?

仅仅是模仿,是不足以“不败”的。

蓝军也需要自己的“致胜之道”!

想到这里,谭建林停下笔,目光锐利地盯着眼前的白纸。

大脑在系统知识的加持下飞速运转。

片刻之后,他深吸一口气,在报告的核心理念部分,郑重地写下了五点:

一、知己知彼,动态演进:蓝军指挥官必须成为最了解“红军”的人,深入研究其战术思想、指挥习惯、装备性能及弱点,并根据“红军”的进步,不断调整蓝军的战术和模拟对象,始终保持“领先半步”的对抗优势。

二、 C4ISR与电子对抗一体化:建立强大的战场态势感知和信息压制能力,将通信、侦察、情报、监视与电子战、网络战力量深度融合,模拟对手在信息域的非对称优势,瘫痪或误导“红军”指挥体系。

三、“形神兼备”的深度模拟:不仅模拟对手的编制、装备、战术,更要模拟其作战文化、指挥官思维模式、战场决策速度,甚至是非理性行为,迫使“红军”跳出固有思维定式。

西、以败求胜的训练哲学:蓝军存在的根本目的是提升“红军”实战能力,必须敢于设置险局、难局,甚至不惜代价制造“红军”的失败,通过复盘检讨,让“红军”在失败中学习、在挫折中成长。

五、灵活高效的指挥与保障:建立扁平化、模块化的指挥结构,赋予基层指挥员更大的自主权,以适应“混合威胁”下快速多变的战场环境。同时,建立独立的、高效率的后勤和技术保障体系,确保蓝军能够持续高强度对抗。

写完这五点,谭建林仔细看了一遍。

这五点,不仅仅是针对武装侦察连,更是他对整个专业化蓝军建设核心思路的提炼!

有了这五点作为灵魂,再加上系统提供的具体方案框架,这份报告,绝对能让旅领导眼前一亮!

谭建林的嘴角终于忍不住上扬。~嗖-搜\晓¢税.枉* ,埂¨欣`醉*筷*

谭建林写完报告核心的五点构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胸中的郁气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和自信。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排房。

士兵们依旧各自忙碌,但不少人的目光,若有若无地飘向他这边。

特别是那个一班长熊力,此刻正被两个年轻士兵围着,不知道在低声交流着什么。

那两个士兵对着熊力,脸上带着明显的敬畏和讨好。

熊力则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偶尔点点头,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力量感。

谭建林注意到,即便是那个沉稳的老兵赵毅,看向熊力的眼神里,也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认同。

看来这个熊力,在连队里威望不低啊。

相比他们对于自己的不屑和轻视,谭建林嘴巴上没有说,但是内心还是产生了一丝巨大的落差。

似乎是察觉到了谭建林的目光,一首留意着这边的赵毅,放下了手中的擦枪布,走了过来。

他在谭建林身边的小马扎上坐下,压低了声音说道:“排长,看出来了?”

谭建林点了点头,没有掩饰自己的好奇:“熊班长好像很有威信?”

赵毅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笑容,既有佩服,也有些许无奈。

“熊力这小子,别看他有时候憨憨的,训练起来是真不要命。”

“去年集团军组织的侦察兵大比武,武装五公里越野,那帮牲口跑得跟飞似的。”

赵毅比划了一下。

“最后就差那么一点点,熊力拿了第二。”

“就因为这个,他荣立了三等功。”

赵毅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说一件寻常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