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震惊和一丝兴奋!
“这……”吴学军的喉咙动了动,声音有些干涩。
他快速往下看去,浏览着每个构想下面的简要阐述。
越看,他眼中的光芒就越亮!
“知己知彼……不仅仅是了解,还要建数据库,做模拟画像……有点意思!”
“C4ISR和电子对抗一体化……虚实结合……这思路对头!”
“深度模拟……混合威胁单元……模块化……这个提法很新颖,而且好像有搞头!”
“以败求胜!对!蓝军的目的不是赢,是让红军更强!这个理念抓得准!”
“灵活高效……精干扁平化指挥……这是未来趋势!”
旁边的陈厉川也看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没错!这五点,抓住了关键!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而且很有前瞻性!”
“这才是我们想要的蓝军建设方案!有骨头,有肉,有方向!”
沈苍野也激动地补充道:“旅长,政委,你们再看后面的具体措施建议,虽然还比较初步,但很多想法都非常大胆,而且具备一定的可行性!比如这个‘嵌入式电子对抗小组’,还有‘网络攻击模拟演练’,‘心理战与舆论引导干预’……这完全是按照‘混合威胁’的要求来的!”
吴学军拿着报告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用力,指节都有些发白。+优′品,小~说/枉, ~首`发?
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如鹰,扫向沈苍野。
“老沈!这份报告,谁写的?”
沈苍野立刻回答:“报告旅长!是武装侦察连提交的,署名……连长胡向,指导员吴志,还有……排长谭建林!”
“谭建林?”吴学军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眼神中充满了探究和惊异,“就是那个刚分来的中尉排长?”
“是的,旅长!”沈苍野确认道。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三位大佬面面相觑,眼神里全是难以置信。
谭建林?
那个刚从军校毕业,分到武装侦察连才几天的中尉排长?
吴学军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声音带着浓浓的狐疑:“老沈,你确定没搞错?武装侦察连?就胡向手底下那帮那帮只会往前冲的愣头青?”
他差点脱口而出“糙老爷们”,但考虑到政委在场,硬生生憋了回去。
可意思己经很明显了。
武装侦察连什么底子,他这个旅长心里能没数?
能打能拼,敢闯敢干,这是优点。
但要说写报告,搞理论那可真是难为他们了。
连队里大部分都是提干的老班长,虽然实战经验丰富,但文化水平摆在那里,让他们写个训练小结都费劲,更别说这种涉及全局转型、专业性极强的方案报告了!
陈厉川也放下茶杯,表情古怪:“是啊,老沈。武装侦察连提交报告,这本身就有点……嗯,不寻常。他们连大学生士兵都没几个,要写出这种水平的东西,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他语气还算委婉,但意思和吴学军差不多。
这份报告的质量,太高了!
高到完全不像是一个以“肌肉”见长的连队能拿出来的手笔!
沈苍野推了推眼镜,语气也带着几分不确定:“旅长,政委,署名确实是武装侦察连,连长胡向,指导员吴志,还有排长谭建林。一个名字都没错。”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个谭建林,就是前几天刚分配下来的那个军校高材生,据说理论成绩相当突出。”
“高材生?”吴学军嗤笑一声,似乎觉得这个解释更加荒谬,“理论成绩突出,就能写出这种东西?老沈,你也是带过兵打过仗的,这种方案报告,不光要理论,更要结合部队实际,要有前瞻性,要有对未来战争形态的理解!”
“他一个刚出校门的小年轻,毛都没长齐,哪来的这些东西?闭门造车吗?”
吴学军越说越觉得离谱。
一个二十二岁的中尉,刚下连队几天,就能搞出让参谋长都眼前一亮的转型方案?
这说出去谁信?
陈厉川沉吟道:“会不会是胡向和吴志找了外援?比如,让谭建林联系了军校的老师或者同学,帮忙斧正了一下?”
这也是胡向和吴志自己之前的猜测。
沈苍野摇了摇头:“有这个可能。但是,时间太紧了。从我们开会布置任务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三天多。就算找外援,一来一回沟通,能这么快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