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倒好,一睁眼就是练,闭上眼还是练,做梦都在开坦克。”
“听说三连的人,晚上说梦话都在喊‘打中了’。”
抱怨归抱怨,但每个人的眼神里,都燃着不服输的火焰。
谁也不想被一个曾经的吊车尾给比下去。
这种情绪,不仅仅存在于战士之间。
其他几个合成营的营长,私下里聚在一起时,也是一肚子的“苦水”。
“老徐,你可真是请回来一尊活菩萨啊。”
一营长拍着徐英的肩膀,半是羡慕半是嫉妒地说。
“你那个三连,现在可是全旅的明星单位。”
“旅长天天在会上点名表扬,我们这些营长压力山大啊。”
西营长也跟着吐槽。
“可不是嘛。我们营的兵现在看我的眼神都不对了,好像在说‘营长你看人家’。”
“我这季度奖金,估计都要被你们二营给衬托没了。”
徐英端着茶杯,心里美滋滋的,脸上却故作愁容。
“你们就别挤兑我了。”
“我这日子才叫难过。”
“你们是不知道,谭建林那小子有多能花钱。弹药库的门槛都快被他给踏平了。”
“我现在看见他都绕着走,生怕他又揣着张申请单过来。”
众人闻言,都哄笑起来。
虽然嘴上都在吐槽。
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全旅的训练风气,确实被谭建林一个人给带起来了。
几乎所有的连队,都在这种被动的“内卷”中,选择了最稳妥的方式——全科目加强训练。
所有考核项目一个不落,全面开花。
他们试图用勤奋来弥补所有短板,力求在最终的考核中,获得一个均衡的高分。
只有三连,像个异类。
当别的连队在尘土飞扬的战术场上练习协同作战时。
三连的坦克,正在射击场上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枯燥的机动、瞄准、开火。
当别的连长在声嘶力竭地指挥步兵冲锋时。
谭建林正拿着记录本,站在坦克的旁边对炮手说着什么。
“刚才提前量给得稍微有点大。”
“车身晃动的时候,你的呼吸乱了。”
“记住我说的,把炮管当成你身体的一部分,用心去感受它的指向。”
他不受外界任何的干扰。
他比谁都清楚三连的底子有多薄。
想要在短短几个月内,把所有短板都补齐,追上那些常年的优胜连队,无异于痴人说梦。
与其平庸地追赶,不如极致地超越。
他的目标很明确。
他要让三连的坦克,成为战场上最精准的刀。
当刀尖亮出来的时候,足以掩盖其他所有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