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的粮行分官营和私营,官营粮行的名称根据职能和层级等特定名称来命名,归司农寺管理。¨7~8*x,s\w?.+c,o*m,
官营的粮行,一般在名称上都有着官方机构的明显特征。
如属于通过‘平籴平粜’来调节粮价的‘常平仓’下层机构的粮行,名称通常叫做常平粮行,或常平粮肆。
私营店铺的名称偏好‘某记’‘某家’等姓氏标识,或结合地理特征。
如李陵的渭水米行,以及收购了渭水米行的纪氏粮铺,从名字上就能够看出是私营粮行。
“纪氏粮铺......”
李陵轻声念叨了一遍这个名字,好奇问道:“这纪氏粮铺是什么来路?”
武安侯他知道,武安侯赵怀,是晋王的人。
那什么纪氏粮铺,他就不清楚了。
不过对方既然有本事在这种时候,以5000贯的价格收购了渭水米行,说明对方肯定是有靠山的。
否则,就算借渭水米行的管事闾扬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以这种等同于白送的价格,把渭水米行卖给那什么纪氏粮铺。
璃珈清冷的声音如同平静的池水,掀不起丝毫波澜,继续汇报道:
“纪氏粮铺乃长安城内颇具规模的私营粮商,主事者名为纪宏,一介商贾,其家族在关中经营粮米、布帛等生意已有两代。”
她略作停顿,补充了道:“纪宏有一女,名唤纪婉柔,三年前入了武威伯府,被武威伯府三公子梁烁的妾室。”
“武威伯府?梁烁?”李陵微微凝眉,似乎在记忆中搜寻这个名字。
良久,他摇了摇头:“没什么印象。”
在这长安城,随便丢块砖头砸到的都是侯爵和公爵。
别说什么武威伯府的三公子了,就是武威伯是谁,李陵的脑海中都没什么印象。
璃珈对他的反应并不意外,平静地接着说道:“武威伯府虽爵位不高,但近年来颇为活跃。?y¢a¨n~h.u,a¨l^u?o..`c\o-m+”
“其背后倚仗的,乃是齐王。”
“齐王?李睿?”
李陵微微一怔,旋即笑着点了点头:“原来是老五的人,这就难怪了......”
五皇子李睿,母族是琅琊王氏。
齐王在地方治理这方面,还是颇有能力的,在地方上兴修水利、发展商贸、稳定民生,有着丰富的地方治理经验和实绩。
当然,到底是他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做到的那些事情,还是靠着琅琊王氏的帮忙,李陵就不太清楚了。
齐鲁地界的百姓,对齐王的评价颇高,都说若是他成为了大夏的下一任皇帝,一定会是一个富国利民的明君。
不过这位齐王给李陵的印象却不怎么好。
在李陵的印象中,这位齐王自诩文武全才,眼高于顶,十分鄙视寒门。
那货甚至曾公开跟身边的人说的原话:李陵那样的货色,也配为太子?
原身听到这话后,气的砍死了好几个东宫的侍女和小宦官。
李陵倒是觉得齐王那话没什么,他巴不得齐王能够更嚣张一点,来帮他吸引其他皇子的火力呢。
原身只要心情不好,就会拿东宫的侍女和小宦官撒气,也不怪人家看不起他。
璃珈见李陵似乎没什么反应,眼底闪过一抹疑惑之色:“殿下难道不生气?”
“生气?”李陵怔了怔,旋即拿起矮脚桌上的白玉酒杯,慢悠悠地呷了一口酒水,喉间发出一声满足的轻叹。
“有什么好生气的,我现在被禁足在东宫之内,换做我是他们,也会趁机侵占我的那些产业。”
“等我出去之后,再想办法夺回来就是了。”
无论是培养势力还是豢养私兵,都离不开钱。-完·本+神.站? !已?发.布!最~新,章_节`
皇位之争,不是请客吃饭,换做自己是那些皇弟们,也会抓住这个机会,对自己这个太子赶尽杀绝。
太子都已经失势被禁足了,当然得抓住机会剪除太子的党羽,断了太子的财路,让太子只能在东宫中等死。
别人抢自己的产业没什么好奇怪的,不抢才是脑子有问题。
璃珈犹豫了片刻,道:“绛云阁的管事何城,投靠了武安侯之后,开始大肆清洗那些依旧忠于你的人。”
“绛云阁中的不少女子被何城发卖给了胡商,七个都知死了三个,一个卖给了处木昆部的胡商,一个逃了。”
“剩下两个,跟着何城一起投靠了武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