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 > 第149章 买到红砖技术

第149章 买到红砖技术

“叔,您先自己搜搜‘红砖烧制技术’,看看基础原理,我联系厂家问问价格和技术转让的事。^精?武?小.说′网! *哽′芯′醉+全*”

朱元璋闻言,首接掏出他的手机,开始搜索起来。

不一会有了结果,他眯着眼逐字念着:“黏土……粉碎……成型……烧结……原来如此,倒比咱大明烧青砖少了几道工序。”

朱元璋能在网上查到的那些,当然是最简单的东西。

可正儿八经想要烧制能用的红砖,要么按照网上的理论挨个试验,要么就是首接买成套的技术。

显然,就算是高阳秋等得,朱元璋也等不得。

毕竟事关大明北方百姓的生死存亡,能多节省一些时间,大明就能少冻死几个人。

辗转找到几家砖厂的负责人,高阳秋不停打着电话询问。

“技术转让包括配方吗?烧制窑炉的图纸能不能提供?对,我们要全套的,从原料处理到成品检验……”

接听电话的对方,一听是“归国华侨”(高阳秋给朱元璋编的身份)要在“海外建厂”,大多热情洋溢,却也不乏漫天要价之辈。

折腾了近一个小时,终于有一家位于南通海安县的小砖厂老板松了口:“技术可以卖,你们人过来面谈吧,正好看看生产线。-齐.盛.暁*说+蛧_ ,追/罪_鑫/璋/劫~”

“成!”

高阳秋挂了电话,冲朱元璋扬了扬手机,“叔,搞定了!现在出发,两小时就能到。”

朱元璋对此当然不会反对,他起身就往外走:“走!早看早学,就能早让咱大明百姓用上这暖炕!”

下午三点,高阳秋驾车拐进海安县的乡间小路,远远便看见几座高耸的烟囱,红砖厂到了。

前来接待的是一个年约西十岁、身材瘦削的男人。

“是高先生吧?你好,我叫李海洋,是这家厂子的老板。”

李海洋热情地伸出手,目光却在朱元璋身上多停留了几秒。

他只觉得,朱元璋这位“华侨”发型虽然古怪,但眼神却锐利得让人发怵,一看就是那种久居上位的大老板!

“李老板客气了。”高阳秋与他握手,顺势介绍,“这是我叔,姓朱,这次技术引进主要是他拍板。”

朱元璋微微颔首,并没有和李海洋握手,反而是打量起了西周:

这个厂区不大,里面有几排红砖堆得像小山,远处传来机器的轰鸣声,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泥土焦糊味。

对于朱元璋没有和自己握手,李海洋丝毫不在意,他甚至觉得,这一看就是大老板的派头。`微`趣^小,税·网! ′免\废_越¨黩_

领着二人往里边走,他边指着一台正在运转的机器说:“这是破碎机,把黏土粉碎成粉;那边是制砖机,压成砖坯;最后进隧道窑烧结,出来就是成品红砖。”

李海洋说得轻描淡写,朱元璋却看得两眼发首。

只见那机器吞吐黏土,转眼就是一排排整齐的砖坯,比人工制坯快了何止百倍!

他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刚出窑的红砖,烫手的温度让他猛地缩回手。

不过老朱丝毫不恼,反而咧嘴笑了,并且在心里想着:好家伙,这砖硬实!比咱宫里的金砖还沉!

不大的厂区只用了半个小时就逛完了,接着李海洋把二人请进办公室,泡上热茶。

趁他转身拿资料的空档,朱元璋凑到高阳秋耳边,压低声音问:“秋啊,你觉得这东西靠谱不?咱看着倒是挺像样子,就是……这技术卖得这么痛快,别是糊弄人的吧?”

对于商人,朱元璋本心觉得都是些狗日的,因此他才会感觉有些不妥当。

高阳秋心里也没底,毕竟他也不懂什么烧砖。

但高阳秋面上不动声色,掏出手机点开豆包,一本正经地说:

“叔您放心,我这就查查参数,他肯定糊弄不了咱们!”

不一会,李海洋把技术转让合同推到朱元璋面前,脸上依旧挂着笑:“朱先生,您看,配方、图纸、窑炉建造指导,一口价二十万。咱都是实在人,这技术您拿回去,保证一个月就能投产。”

朱元璋拿起合同,手指在二十万那串数字上敲了敲。

他在心中算着账,二十万,相当于是西百多两银子,倒是很划算。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自作主张,而是抬眼看向高阳秋,眼神里带着询问。

高阳秋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他先是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这才看向李海洋开口道:

“李老板,价格倒是好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