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李英寻找仇人,来到常德府东南四十里陆家堡,找店住下,夜晚换衣服,来到陆丰的家中。`比*奇~中~文/王. ~已?发′布`蕞/辛,章\結.陆丰是本地的一个财主,家里房子也多,他连来四天,始终没见到仇人。李英一想:莫若我回常德义母家中,一来他母子对我的经历不明了,顺便这次说清,二来邀玉如协力帮助,岂不是一举两得,三全其美哪?这才往回走。来到南关,李英觉得很渴,他倒是想着进城,到家里去吧,不过又一想:干脆找个茶馆,喝完了再回家吧,不然兄弟还得给烧水。往前走不太远,路西有个茶馆,五间铺面房,监街搭的大天棚。从上面丢下来的绳子,吊着小竹板,竹板下面坠着红布穗儿,竹板上面有字,什么毛尖、雨前、龙井、大方等等。周围有二尺来高的花栅栏儿,天棚底下都是方桌方凳,桌上摆着干鲜瓜子、茶壶茶碗,真是胜友如云,高朋满座,阔论妙谈!先说山、后说天,说完大塔说旗杆,海子城门骆驼象,什么大说什么。
李英找了个靠犄角的小桌儿,伙计给泡上茶叶放好。李英喝着茶,听着周围的侃大山。在自己的旁边,有二位慢条斯理儿地说话,年轻些的管年老些的叫大哥:“您说天底下的事很难说!‘名贤集’上头两句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今天这事就不让人们办好事。”年长的说:“兄弟,你又犯什么肝火,哪来的怨气?”“不是怨气,城里发生的事您没听说呀?”年长的一怔:“出什么事啦,我不知道哇?”“喝,满城风雨,您会不知道?北门里凤尾巷白少爷,素常素往多规矩,原来他无心救了一个人,没想这人是杀人凶犯,官府派眼明手快的官人就访到了白少爷,让他替罪,今天已经起解去云南啦,贼咬一口,入骨三分,看来到了云南就得出红差呀!”李英完全听到了,没想到自己给兄弟白洁招来了飞灾横祸!老娘现在又是什么光景?我太对不起兄弟啦!李英如坐针毡,草草喝了两口水,马上给了茶钱,从茶馆出来,穿大街进南门,直奔凤尾巷。.d~1\k!a*n¨s-h-u¢.¨c′o?m/来到街门外,见大门紧紧关闭,他不便叫门,转到东墙一个夹道儿,看了看四下无人,微一纵身上了墙头,轻车熟路,飘身进来。顺东小院来到正院,看见屋里灯光达于户外,蹑足潜踪来到窗下,用小指甲轻轻地捅破小口儿,李英往里观看,不由得万分难过。
原来自从白洁在衙门前跟母亲诀别之后,刘三嫂把白母扶到车上,两人刚回到家中,街坊邻居,婶子大娘闻风而至。刘三把车安置好也回到白家。
“大娘别哭啦,事情既然出来,哭也无益,您比我明白,我看玉如没事,总有一天那个人得知道,一个人应该以德报德,绝不能以怨报德吧。他只要有一点良心,就该投首到案,换出兄弟。大娘,您听我的,会有好消息的。”
老安人到底是个明白人,一听刘三的话,收住泪痕。晚上,老太太一个人独对孤灯潸然泪下,儿子半路途中能不受罪吗?义子李英真是江洋大盗吗?我白家是积善之家,为什么使我母子受这样的磨难哪!老人家越想越难过,热泪滚滚,悲悲切切。`天/禧`晓^说!蛧_ ¢已+发^布?最/芯′蟑^劫′就在这个时候,突然窗外有人低声叫道:“娘。”老妈妈眼含痛泪:“谁呀?”“不孝儿李士钧。”“儿啊,快进屋来。”“孩儿遵命。”李英来到屋中。老妈妈一见李英进来:“儿啊,你不是已经回转云南了吗,因何去而复返呢?”从老母亲的话里,体会到老妈妈对李英十分相信,从感情上暗示李英,孩子你是个好人,李英的眼泪刷的一下夺眶而出,一下子扑到安人的面前:“娘啊,儿在府上一住三年,娘当知儿的肺腑,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此次告别,也是因为蒙受不白之冤,去到城南寻找仇人未遇,才想回来详细禀明老娘。儿在南关知悉此事,本当先去把兄弟救回,以慰母怀,又怕娘亲一时心窄,出了意外,儿子岂不成了罪人?为此提前赶来禀明母亲,请母亲放心,儿子很快就把兄弟找回,一定在膝前侍奉,请母亲一定想开点儿,儿子就要走啦。”老安人一听,忙摆手相拦:“儿啊,你又何必,就让你兄弟替你去打官司吧,在娘的心里,当然希望你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