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插日军指挥部所在的老岭据点。魏大勇和段鹏将分别带队,利用蓝石赋予的特殊能力执行关键任务。
天亮前,小崔带着最新情报回来了。这个朝鲜族青年瘦了一圈,眼睛却亮得吓人:"李团长!好消息!赵政委带着独立团打过来了!己经拿下三道沟据点!"
李云龙大喜过望,但随即担忧起来:"日军肯定调重兵围剿,老赵他们有危险!"
"不怕!"小崔咧嘴一笑,"张大娘组织了十里八乡的老百姓,在山路上设了无数陷阱。鬼子寸步难行,光昨天就损失了三十多人!"
李云龙既感动又心疼。老百姓又一次站到了战争的最前线,用最原始的武器对抗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
第二天傍晚,李云龙的伤势好转不少。他坚持要参加战前准备,看着鄂伦春猎人用桦树皮和松脂制作无声箭矢,用兽骨和燧石打造陷阱机关。这些原始却有效的武器,配合现代战术思维,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魏大勇正在空地上测试他的新手臂。只见他单手举起一块至少两百斤的巨石,轻松地抛向空中又接住;一拳砸向树干,碗口粗的松树应声而断!更惊人的是,当他把注意力集中在蓝纹上时,那些纹路会发光发热,甚至能短暂地融化金属!
"团长,你看!"魏大勇兴奋地展示着,"俺觉得现在能单挑一个鬼子小队!"
李云龙笑着拍拍他的肩,心里却翻江倒海。这种超常能力如果运用得当,确实能改变战局,但代价是什么?魏大勇...或者说王铁柱的意识会完全取代原本的和尚吗?
夜幕再次降临,老萨满举行了简短的战前仪式。所有战士——无论是八路军、抗联还是鄂伦春猎人——都围坐在篝火旁,传递着一碗用野果酿成的酒。每人喝一小口,说一句誓言。
轮到李云龙时,他举起酒碗,目光扫过每一张坚毅的面孔:"我李云龙在此立誓,必将日寇赶出长白山,还乡亲们太平日子!若有违背,天诛地灭!"
酒碗传到最后,老萨满将剩余的酒洒向篝火,火焰猛地蹿高,变成诡异的蓝色。在众人惊叹声中,老人宣布:"战神己经赐福此战,必胜!"
出发前,李云龙独自走到悬崖边,望着远处日军据点的灯火。现代军人的思维让他能精确计算出敌我兵力对比、火力配置、战术选择;而八年抗战的经历则赋予他因地制宜的灵活性和对战士们的深刻了解。这两种视角的融合,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思路。
"团长。"赵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李云龙转身,惊讶地看到政委带着十几个独立团战士站在不远处。赵刚瘦了一圈,军装破破烂烂,但眼睛依然炯炯有神。两人紧紧拥抱,无需言语就能感受到彼此的激动。
"老赵,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张大娘带的路。"赵刚指了指身后,李云龙这才注意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正笑吟吟地看着他们。她手里捧着个包袱,里面是十几条红布。
"李团长,乡亲们没啥好东西...这些红布条,给战士们系上,讨个吉利。"张大娘的声音有些发抖,"俺家洪子要是活着...也该跟你们一起打鬼子..."
李云龙单膝跪地,郑重地接过包袱:"大娘,我李云龙在此发誓,一定为洪子兄弟和所有牺牲的乡亲报仇!"
张大娘抹着眼泪,亲手为每个战士系上红布条。当轮到李云龙时,老人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护身符——与秀兰做的几乎一模一样!
"这是..."
"秀兰医生托俺带给你的。"大娘压低声音,"她说...等你回去。"
李云龙胸口一热,小心地将护身符挂在脖子上,与原来的并排。两块半蓝石轻轻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队伍集结完毕:独立团精锐二十人,抗联战士三十人,鄂伦春猎人十五人。虽然装备简陋,但每个人都斗志昂扬。李云龙站在一块巨石上,做最后的战前动员:
"同志们!今晚我们要端掉日军在老岭的指挥部!这不是为了报仇,不是为了立功,是为了千千万万被鬼子残害的同胞!为了像洪子兄弟那样牺牲的英雄!"
"杀鬼子!保家乡!"战士们齐声高呼。
李云龙拔出缴获的日军指挥刀,刀锋在血月下泛着寒光:"出发!"
六十五人的队伍像一把尖刀,悄无声息地刺向日军心脏。走在最前面的魏大勇突然停下,举起发光的左臂——蓝纹在黑暗中如同指路明灯。他转过头,眼神既熟悉又陌生:
"李队,按计划行动?"
这个称呼让李云龙一怔。"李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