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让你当太子,没让你把青雀腿打断 > 第136章 李世民:你吹牛

第136章 李世民:你吹牛

等待他去“梳理经络”的长安城,只觉得自己的道袍,仿佛瞬间变成了一身工匠的短打。

从此,大唐第一神算,多了一个全新的身份——皇家首席规划总工程师。

……

三个月的时光,弹指一挥间。

对于长安城的老百姓而言,这三个月过得实在是有些魔幻。?秒/彰?踕-暁^说,惘! \首+发^

起初,城里到处都在修路,叮叮当当,尘土飞扬,搞得人出行不便,怨声载道。不少人私下里腹诽,说太子殿下这是瞎折腾,净搞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

可当第一条用水泥铺就的主干道——西市一号路,在万众瞩目下拆掉围挡时,所有的抱怨都化作了倒吸凉气的声音。

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啊!

平坦!前所未有的平坦!平整得如同一面巨大的灰色镜子,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路面宽阔笔首,一眼望不到头,用料扎实,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厚重感。

再也没有坑坑洼洼的积水潭,再也没有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窘迫。马车行驶在上面,车轮滚滚,只发出清脆而平稳的“哒哒”声,车厢里的人甚至感觉不到一丝多余的颠簸。

一个从乡下进城卖菜的老农,牵着驴车走上水泥路时,整个人都傻了。他低头看看脚下干净得不像话的路,又看看自家驴蹄子上沾的黄泥,一时间竟有些手足无措,愣是不敢往前再走一步,生怕把这“神仙路”给踩脏了。

“我说老丈,你倒是走啊!堵着道了!”后面赶车的人不耐烦地催促。

老农一脸为难:“这……这路也太金贵了,俺的驴……”

话没说完,一辆华贵的西轮马车从他身边飞驰而过,速度比在土路上快了何止一倍,车轮过后,路面上连条印子都没留下。

老农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更绝的是,道路两旁每隔十丈,便有一块被打磨得光滑无比的青石,上面用苍劲有力的楷书刻着三个大字——崔氏造。

这三个字,比任何吆喝都有用。

如今长安城里的人,谁不知道西市这条最好的路是清河崔家出钱修的?大家嘴上不说,可买东西的时候,总会下意识地往挂着“崔氏”招牌的铺子多瞅两眼。

一时间,“去崔家路上逛逛”,成了长安百姓最新的口头禅。

崔民干最近走路都是飘的。

他每日雷打不动的功课,就是背着手,像巡视自家领地一样,在西市一号主干道上溜达两圈。每当看到路人对着“崔氏造”的石碑指指点点、交口称赞时,他那张老脸上的褶子都能笑成一朵菊花。

五十万贯!花得太值了!

这哪里是修路?这分明是给崔家立了一座横贯长安的功德碑!太子殿下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简首是天纵奇才!

与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太原王家的王枳。

东市那条被他以八十万贯天价拿下的主干道,如今依旧是长安城最繁华的所在。王家商铺的流水,三个月翻了三倍不止。王枳现在看谁都笑眯眯的,逢人便说:“有空来我们王家路坐坐。”

有了崔、王两家的珠玉在前,那些当初没抢到好地段的商贾世家,肠子都悔青了。他们现在天天盼着太子殿下能再搞点新项目,他们保证,就算砸锅卖铁也得第一个冲上去。

……

太极殿。

李世民最近心情很不错,甚至连看那些言官都顺眼了不少。

“陛下,太子殿下求见。”王德轻声通报。

“让他进来。”

李承乾晃晃悠悠地走进大殿,手里还拿着一卷图纸。

“阿耶,你交代的事儿,儿臣办妥了。”他将图纸在龙案上展开,赫然是一份详尽的《大唐商税改革草案》。

李世民拿起来草草翻了翻,只觉得头大。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条文和一些他看不懂的表格,什么“增值税”、“营业税”、“累进税率”,看得他眼晕。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阿耶,简单来说,就是改变以前那种一刀切的收税方式。”李承乾解释道,“以后,咱们不光按店铺大小收税,更要按他们的流水和利润来收。赚得越多,交得越多,但税率又不会高到让他们伤筋动骨。同时,还要简化流程,严查偷税漏税。”

“此法,既能保证国库充盈,又能促进商业繁荣,还能……打击那些囤积居奇、富可敌国的门阀世家。”

李世民的眼睛眯了起来。前面几条他听得还算满意,最后一条,才是他真正的心头好。

“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