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成神童后,族谱为我单开一页 > 第122章 去辅助六岁孩童?

第122章 去辅助六岁孩童?

张彪坐在客座上,手里捧着一杯上好的雨前龙井。-咸_鱼+看-书^罔` \耕-歆?罪\哙`

王侍郎坐在主位,面色平静地翻阅着一本公文,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书房内沉凝的空气,昭示着主人的威严。

当徐飞领着钱大和林子轩走进来时,张彪懒洋洋地抬起眼皮,嘴角一撇,发出一声似有若无的嗤笑。

“王侍郎。”

徐飞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礼。

钱大塾师和林子轩也连忙跟着行礼,只是动作间难免透着几分局促。

王侍郎这才放下手中的公文,目光落在徐飞身上。

他的眼神很沉。

“明礼来了。坐吧。”

“谢侍郎大人。”

徐飞首起身,目光平静地与张彪对视了一眼,然后坦然地在下首的圈椅上坐下,小小的身子陷在宽大的椅子里,却自有一股沉稳的气度。

张彪斜睨着徐飞,轻笑着开口了:“哟,这不是徐小神童吗?三日不见,我还以为你被侍郎府的阵仗给吓跑了呢!”

“怎么,那堪比天书的府邸图,可看明白了?”

徐飞淡淡一笑,并不接他的话茬,而是从随身的布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卷厚厚的图纸和装订好的册子,双手呈上:

“侍郎大人,学生幸不辱命,己将府邸修缮的图纸与预算方案拟好,请大人过目。*9-5+x\i\a`o,s-h-u\o·.¢c-o\m~”

一名仆人上前,将东西接过去,恭敬地呈到王侍郎的书案上。

王侍郎没有立刻去看,而是看向张彪,语气平淡地问:

“张老板,你是京城营造行的老人了,想必也有些心得。不妨先听听你的报价?”

张彪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他知道这是自己表演的时刻了。

他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行家的派头,侃侃而谈:“回大人的话,这府邸修缮可不是小事。”

“小的粗略估算了一下,要将这府邸修得既体面又牢固,所用的木料必须是上等的金丝楠木和铁力木,石料得用青州的墨玉石,瓦片要用官窑烧制的琉璃瓦。”

“再加上那些手艺精湛的老师傅,没个三五十人,根本拿不下来。”

“这林林总总加起来,不算小的孝敬,至少也得这个数。”

说着,他伸出了五根粗壮的手指,在空中晃了晃。

“五万两?”王侍郎眉头微不可察地一挑。

“正是五万两!”

张彪得意洋洋地说道,“大人,这还是看在您的面子上,小的给的实诚价!一分钱一分货,您这等身份,用的东西自然不能含糊。”

“若是让某些不懂行的小孩子瞎搞,用些烂木头、次等料,不出三五年,房子就得漏风漏雨,到时候丢的可是您的脸面!”

王侍郎听完,不置可否,只是缓缓展开了徐飞递上的那本册子。·x\w+b^s-z\.?c`o,m/

那册子封面用工整的小楷写着《吏部侍郎府修缮预算书》。

翻开第一页,便是总览,上面清晰地列出了材料费、人工费、杂项开支以及预备金等几个大类。

再往后翻,每一项开支都做了极为详尽的拆分。

比如材料费,从主梁要用何种规格的松木,斗拱要用何种尺寸的樟木,到窗棂用什么木料,地砖用哪里的青砖,甚至是每一颗钉子、每一两桐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后面还附上了预估的单价和总价。

其精细程度,简首令人发指。

又比如人工费,木工、瓦工、石匠、油漆工,各需要多少人,工期多少天,每日工钱多少,都分门别类,一目了然。

王侍郎越看,眼神越是凝重。

他宦海沉浮多年,什么账本没见过?

可像这样一本将所有细节都剖析得明明白白,几乎没有任何模糊地带和可操作空间的预算书,他还是头一次见。

张彪在一旁看着王侍郎的神情变化,心里开始有些打鼓,但他依旧嘴硬道:

“哼,装模作样!小孩子家家,懂什么叫营造?在纸上画画谁不会?真要动起手来,就知道厉害了!这京城的木材行、石料场,哪个不认我张某人?他一个外乡来的泥腿子,想买到一寸好料,都是痴人说梦!”

王侍郎没有理会他的叫嚣,翻到预算书的最后一页。

那里是一个总价。

他看着那个数字,沉默了许久。

书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众人紧张的呼吸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