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成神童后,族谱为我单开一页 > 第156章 入学

第156章 入学

落座。

他的身边,左边是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神情倨傲;右边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满脸风霜。

课程开始。

李夫子讲的是《春秋》中的“经”,言简意赅,却微言大义。

他讲课的方式与钱塾师完全不同,不是逐字逐句解释,而是抛出一个观点,引述三五家大儒的注疏,然后让学生自行思辨。

“‘郑伯克段于鄢’,《公羊》、《穀梁》二传,皆有微词,何也?段为弟,何以称‘郑伯’而非‘共叔’?‘克’之一字,其间褒贬,又在何处?”

问题一出,满堂皆静。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要答得有新意,却极难。

不少学子都在低头沉思,或是在书上写写画画。

李夫子目光一扫,最后,落在了那个最显眼,也最令人不安的小个子身上。

“徐明礼,你来说说。”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徐飞。

这是入学第一天的第一次提问,是下马威,也是考校。

徐飞站起身,身形只比书桌高出一个头。

“回夫子。学生以为,《公羊》罪郑伯,《穀梁》罪共叔段。罪郑伯者,因其‘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有失兄长之德,纵弟为恶,是为不教。”

“罪共叔段者,因其僭越无礼,妄图窃国,是为不忠。”

声音清脆,吐字清晰。

这番回答,西平八稳,是标准的答案,不出错,也无甚亮点。

李夫子点点头,不置可否:“那‘克’字之褒贬呢?”

“《左传》有云:‘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京城己违古制,段又治甲兵,此为叛。郑伯讨伐,名正言顺,故称‘克’,是记其实,谈不上褒贬。”

“若论微词,在于郑庄公心机深沉,以‘孝’为名,囚母于城颍,又以‘悌’为饵,诱弟至死地。”

“其人可畏,其行可诛。”

“故,一‘克’字,看似记实,实则将郑伯之伪善,钉于史册之上,令后人千年唾骂。”

话音落下,讲舍内一片死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