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之前童贯损失惨重,丢失幽云十六州这般重大的罪责,也只是被免职罚款了事,蔡九的结局恐怕也不会有太大的不同。
思索良久,赵翊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他找到李纲等人,低声商议道:“如今局势危急,蔡九之事已成僵局。我们不妨以对蔡九从轻发落为条件,换取蔡京支持抗战,并推举我担任守城总统领。
我虽不才,但这些年在抗金战场上也积累了些许经验,愿为大宋竭尽全力。”李纲等人听后,起初有些犹豫,但在赵翊的一番劝说下,也深知这或许是当下最为可行的办法,便点头同意了。^s^a?n?g_b/o\o+k!.`c?o·m?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消息很快传到了蔡京的耳中,他心中一震,开始权衡利弊。
蔡京并非完全糊涂之人,他也清楚抗金对于大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些年,金兵的残暴行径他也有所耳闻,只是内心的恐惧以及对徽宗心思的迎合,让他一直摇摆不定。
如今,儿子的性命危在旦夕,而支持抗金既能顺应民意,又能救儿子一命,他内心的天平渐渐倾斜。
于是,蔡京迅速安排人手与赵翊等人进行谈判。
谈判桌上,气氛紧张而微妙。赵翊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条件,蔡京则皱着眉头,心中虽有不甘,但形势所迫,也不得不认真考虑。
他知道,自己如今骑虎难下,如果不答应,不仅儿子性命不保,自己恐怕也会陷入舆论的漩涡。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蔡京等人全面支持抗金,而赵翊也会在蔡九的处置上尽量争取从轻发落。
第二天的朝议上,徽宗宣布了对蔡九的处置结果:免去官职,罚款十贯钱。
这一决定虽然让许多人不满,但也在意料之中。紧接着,徽宗任命赵翊为东京城守城总统领,负责全面的守城事务。徽宗看着台下的赵翊,眼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
赵翊这些年战功赫赫,却从不居功自傲,听闻东京有难,便能迅速赶来救援,这份忠诚和能力让徽宗颇为赞赏。而且,不知为何,徽宗总觉得自己与赵翊之间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这种感觉不同于对宠臣的喜爱,也不同于对爱妻的眷恋,反倒像是一种深藏在血脉中的联系。他心中暗自疑惑,自己的儿子都在身边,为何会有这样奇怪的感觉呢?突然,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难道……但他没有声张,强压下心中的震惊,匆匆任命赵翊后,便宣布退朝。
徽宗的脚步略显沉重,他独自一人走向那座多年未曾踏足的小宫殿。
这座宫殿,承载着他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也隐藏着他多年来深深的愧疚。
遥想当年,他还只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端王,与爱妻向妃的生活幸福而甜蜜。他们在王府中吟诗作画,赏尽人间美景,每一个日子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那时的他们,天真地以为这份幸福会永远持续下去。
然而,命运却在不经意间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
那是一次出游,还是端王的他玩性大发,非要带着年幼的嫡子一同前往。谁曾想,就在游玩的过程中,一个疏忽,嫡子竟然不见了踪影。
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都崩塌了。向妃听闻噩耗,当场昏厥过去,醒来后便整日以泪洗面,对徽宗充满了怨恨。
尽管徽宗动用了所有的人力物力去寻找儿子,但始终一无所获。
从那以后,向妃便心灰意冷,不再与徽宗有任何往来。
哪怕徽宗后来登上皇位,想要立她为皇后,想尽办法讨好她,她都无动于衷,只是默默地住在这座小宫殿里,沉浸在失去爱子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徽宗站在宫殿门口,犹豫了许久,才缓缓推开那扇陈旧的门。
宫殿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向妃静静地坐在窗前,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曾经的美貌如今已被无尽的哀伤所掩盖。徽宗走上前去,轻声唤道:“爱妃……”向妃却仿若未闻,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徽宗的心中一阵刺痛,他知道,自己犯下的过错难以弥补,但他还是忍不住想要靠近她,想要为她分担痛苦,哪怕只是一点点。
“爱妃,这些年是朕对不起你。
朕知道,无论做什么,都无法弥补当年的过错。
但如今,金兵肆虐,大宋危在旦夕,朕希望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