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他看着那个献计的降臣,眼中的鄙夷少了几分,多了一丝欣赏:“没想到,你们这些文人,还真有点本事。”
那个降臣满脸通红,激动得几乎要跪下:“能为元帅效力,是小人的荣幸!”他心中暗自得意,想着只要这次计策成功,自己就能飞黄腾达,再也不用过寄人篱下、遭人白眼的日子了。
其他降臣们也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心中懊悔自己没能先想出这好办法,同时又暗暗较劲,想着下次一定要抓住机会,在金兵将领面前好好表现。
女真将领们虽然对降臣仍心存不屑,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计策确实巧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看着那些降臣,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计策的认可,又有对这些曾经的敌人如今却能献计立功的不甘。
这个降臣名叫宁完他。
宁完他出身于一个普通的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怀揣着治国安邦的远大抱负。-纨^夲+鰰`颤¨ !已^发^布_蕞~欣?蟑,劫!
家中长辈对他寄予厚望,节衣缩食供他求学,只为他能一朝科举高中,光宗耀祖。
在宋廷的科举之路上,宁完虽才华出众,却屡屡碰壁。
初次参加乡试,他满怀信心地写下锦绣文章,本以为能崭露头角,可发榜时却名落孙山。
后来他才得知,那些中榜之人,不少是靠家世背景和打点关系上位,真正凭才学入选的寥寥无几。
好不容易通过层层选拔,进入了宋廷官场,宁完却发现这里早已是一片腐朽。
朝堂之上,权臣当道,结党营私之风盛行。他一个毫无背景的小官,处处受到排挤打压。每次他提出的一些革新建议,都被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们以各种理由驳回,甚至还被嘲笑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徒。
在地方任职时,宁完本想为百姓做些实事,整治当地的贪腐现象,改善民生。
可他的行动却触动了当地豪绅与官员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对他进行诬陷,让他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差点丢了官职。
在宋廷的日子里,宁完空有一身才华,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心中满是愤懑与无奈。
当金兵南下,局势动荡之时,宁完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
他看到宋廷的软弱无能,面对金兵的进攻毫无还手之力,官员们只知逃命和自保,根本不顾百姓死活。
而反观金兵,虽然是外族,但他们纪律严明,作战勇猛,展现出一种蓬勃的朝气。宁完心想,在宋廷自己永无出头之日,与其在这里继续沉沦,不如投降金兵,或许能找到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
于是,在一次金兵围城时,他主动打开城门,向金兵投降。
投降后的宁完,本以为会受到金兵的重用,从此踏上仕途巅峰。
可他万万没想到,以完颜宗翰为首的金兵将领,对他们这些降臣充满了鄙夷。
在完颜宗翰眼中,这些人轻易背叛自己的国家,是没有骨气的软骨头,根本不值得信任和重用。
宁完被安排在一个无关紧要的职位上,每天做着一些琐碎的事务,无人问津。他心中的希望之火渐渐熄灭,开始后悔自己的选择,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度过了。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来得那么突然。这天,右监军完颜希尹亲自来到他们这些降臣的驻地,邀请他们参加一场重要的军事会议,商讨应对宋军游击队的计策。
宁完听到这个消息,心中猛地燃起了一丝希望。他意识到,自己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
会议当天,宁完早早地就来到了营帐。他看到那些女真将领们充满不屑的眼神,心中虽然有些难过,但更多的是期待。
他告诉自己,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证明自己的价值。
会议开始后,降臣们在“高官厚禄”的诱惑下,纷纷踊跃发言。
有的说要派人混入宋军内部,搞破坏、刺探情报;有的提议在金兵营地周围设置重重陷阱,让宋军游击队自投罗网;还有的说要散布假消息,扰乱宋军的军心。
这些计策听起来似乎都有些道理,但仔细一琢磨,却都存在着诸多漏洞。
混入宋军内部,谈何容易?宋军防范严密,稍有不慎就会暴露,不仅计划失败,还会损失大量人员。
设置陷阱,很容易被宋军发现,他们的游击队行动灵活,完全可以避开。
而散布假消息,宋军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