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临清城最热闹的狮子街石桥旁,颇有名气的王记茶铺。*l¨u,o,l-a¢x¢s-w,.?c*o?m*
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茶铺的桌椅上。
程书香应约而来,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衫,头戴黑色方巾,显得风度翩翩。他踏入茶铺,目光在店内扫视一圈,径直走向靠窗的位置坐下。
不多时,林三娘姗姗而至。
她今日身着淡粉色罗裙,裙角绣着精致的兰花,外披一件白色薄纱,腰间系着一条淡蓝色丝带,将她纤细的腰肢勾勒得恰到好处。她的发间插着一支翠玉簪子,走动间,簪子上的流苏轻轻晃动,更添几分柔美。
程书香见她进来,赶忙起身相迎,微微拱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林姑娘,久等了。”林三娘脸颊微微泛红,轻施一礼,声音如同黄莺出谷般清脆:“程公子客气了,是三娘来迟。”说罢,在程书香对面缓缓坐下。
这时,一直躲在一旁观察的王婆,见两人到齐,满脸堆笑地从角落里走了出来。
王婆虽是个中年妇人,却生得一双精明的眼睛,整日在这市井中穿梭,最擅长牵线搭桥、察言观色。
她快步走到两人桌前,一边热情地招呼着,一边说道:“哎哟,瞧瞧这二位,真是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儿。程公子一表人才,林姑娘更是如花似玉,往这儿一坐,这茶铺都蓬荜生辉咯!”
程书香被王婆这直白的夸赞弄得有些不好意思,微微低头,轻咳一声,说道:“王婆,您谬赞了。”林三娘更是羞得满脸通红,用手帕轻轻掩住嘴角,嗔怪道:“王婆,您又打趣我了。”
王婆却不以为然,笑着说道:“老身可没打趣,说的可都是大实话。来,二位先喝口茶,这可是茶铺新到的好茶,尝尝鲜。”说着,她熟练地提起茶壶,为两人斟上茶。
茶水入杯,热气腾腾,茶香四溢。程书香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称赞道:“嗯,果然是好茶,入口甘醇,回味悠长。”林三娘也跟着端起茶杯,轻吹热气,浅尝一口,眉眼弯弯:“确实不错,这茶香沁人心脾。”
王婆见两人交谈融洽,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开口说道:“程公子啊,林姑娘可是临清城出了名的心灵手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心地善良,不知道多少公子哥儿惦记着呢。”
程书香听闻,目光看向林三娘,眼中多了几分欣赏:“林姑娘如此多才多艺,着实令人钦佩。想必平日里定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林三娘微微垂眸,轻声说道:“不过是闲来无事,略懂一二罢了,让公子见笑了。倒是听闻程公子做生意很是了得,在这临清城也是小有名气,不知可有什么秘诀?”
程书香微微一愣,随即展颜笑道:“秘诀谈不上,不过是诚信为本,用心经营。-完·本+神.站? !已?发.布!最~新,章_节`做生意嘛,讲究的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再加上多了解顾客所需,投其所好,如此而已。”
林三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公子所言极是,做生意确实如此。这与做人又何尝不是一个道理,真诚待人,用心做事,方能长久。”
王婆在一旁听着,连连点头,插嘴道:“哎哟,你瞧瞧,二位不仅郎才女貌,这想法也是不谋而合,真是般配得很呐!”
两人听了王婆的话,相视一笑,心中似乎都对彼此多了几分好感。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将这温馨的画面定格。
王婆眼见程书香与林三娘相谈甚欢,心中暗喜,觉得促成此事大有可为,于是她眼珠子一转,心中便生出了谋划来。
王婆笑着凑到两人中间,说道:“程公子、林姑娘,这光喝茶聊天多无趣呀。老身近日听闻了些城中趣事,不知二位可有兴致一听?”
程书香向来对城中诸事感兴趣,林三娘也好奇,便都点头应下。王婆便绘声绘色地讲起城中某家公子为博美人一笑,闹出的啼笑皆非的笑话,逗得两人不时发笑,气氛愈发融洽。王婆此举,意在让两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亲近彼此。
程书香心中明了,王婆是个人才,几句话就展现出她善于营造气氛,知晓如何打开话匣子的精明。
待两人笑罢,王婆看向林三娘,一脸真诚地说:“林姑娘,老身今日仔细瞧,您这衣裳的料子可真是上乘,绣工更是精细,这花鸟绣得栩栩如生,定是出自巧手。”林三娘微笑着回应:“王婆过奖了,这是三娘自己绣的。”
王婆通过对林三娘的夸赞,巧妙引导程书香关注林三娘的优点,凸显她善于观察且懂得利用夸赞拉近关系的本事。